星期日, 14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蘋果在最新系統中擴展了藍牙助聽器 MFi(Made for iPhone)對手機通話、FaceTime 對話和電影等音訊的直接訊號流支援。除此之外,MFi 還新增了全新的即時收聽功能,允許用戶通透過 iPhone 上的麥克風對講話者的音訊進行轉交,即便是在吵雜的環境中也能夠聽到清晰的聲音。
根據 TrendForce 報告,全球生物製劑市場(Biologics Market)已超過 1,800 億美元,其中生物品牌藥前十大熱銷產品就超過 730 億美元,隨著原廠生物藥專利陸續到期(表 1)將釋出巨大商機,預估 2020 年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 Market)市場規模可達到 341 億美元,也讓許多國際大廠進軍投入生物相似藥的開發,國際大廠包括 Merck & Co.、Novartis、Astra Zeneca 和 Eli Lilly 等。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需要先測血糖值才能決定是否施打胰島素,然後要打多少,這些控制血糖的動作拆解成兩個部分,不能一氣呵成,像是讓血糖計告訴針頭可以施打胰島素,以及注射多少量。不過研究者要把替病患施打胰島素的過程更簡便自動化,用結合各個裝置的人工胰臟終結一切不便。
就如同奧斯卡得獎電影《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 主角 Ron Woodroof 為了活命,而尋找當時 FDA 還未核準的藥,現代的俱樂部不必冒險走私,而是類似網路團購的方式,協助病患從國外取得未被當局核可的藥物,據稱一樣安全而且價格便宜很多。
在癌症治療中,標靶藥物治療所使用的抗體,如同導彈的彈頭,能準確鎖定並摧毀癌細胞,被認為比傳統化療中所使用的有機合成小分子藥物更為有效。工研院生醫所標靶藥物中心自主研發的「膠原蛋白支架融合」技術 Collabody,研發出三倍體(三價)的膠原蛋白支架抗體,能一次攻擊癌細胞表面三個產生病灶的標靶分子,使抗體與標靶結合更不易脫離,相較於傳統單倍體或二價結構,療效更佳,且大幅降低副作用。
在現代企業要決策時,一定需要數據輔佐,而政府也是一樣。今日 (11/1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與 IBM 公益計畫的成果,挑選在夏天時讓臺灣南部相當頭痛的登革熱疫情做為研究主題,導入設計思考的方法,模擬施放導致雄蚊失去生殖能力的沃巴赫氏菌 (Wolbachia),來降低病媒蚊數量和病例數目。
據統計,2010 年到 2014 年醫療健康科技領域的風投交易增長了 200%。隨著人口老年化,以及電子醫療記錄和行動裝置增加,科技公司會持續用更多數據影響醫療領域。
日前,倫敦帝國學院與英國生物公司 DNA Electronic 聯合開發了一款 USB 式的 HIV 測試工具,在短時間內即可完成一次專業的 HIV 檢測。
人體的神經訊號就像網路訊號一樣,透過主機(大腦)和纜線(神經)傳遞訊號進行動作,而我們的脊椎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如果脊椎受傷無法傳遞神經訊號,人就會癱瘓。但如果我們能夠跳過脊椎,直接將訊號傳給神經呢?
11 月 15 日,健康科技平台 CareCloud 宣布獲得 3,150 萬美元的 C 輪融資。由 Blue Cloud Ventures、First Data Corporation、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領投,多家機構參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