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Pal 除了營運其付款平台,也提供很多不同的週邊服務,其中包括行銷解決方案。最近 PayPal 收購了人工智慧零售預測公司 Jetlore,為這個服務加入更強大的功能。被 PayPal 收購的 Jetlore 是一間新創公司,由史丹佛大學的學生在 2011 年創立,使用機器學習分析顧客的資料和產品數據,包括尺寸、顏色、剪裁和風格喜好,以及品牌和物料等,進而帶來個人化的零售服務,讓顧客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產品。目前其客戶已經包括 Uniqlo 和 Nordstrom Rack。他們的分析結果可以整合於電郵通訊、網頁和手機 App 中,使用不同的互動方式吸引顧客。據稱這樣的預測可以在每個電郵或網頁瀏覽中提升約 60% 至 70% 的平均盈利。另外他們也有提供預測排名服務,基於其喜好,讓顧客可以看到可能會喜歡的產品排名。在收購 Jetlore 之後,這些都會納入 PayPal 行銷解決方案產品之中,這些解決方案也包括行銷分析和測試,針對使用 ooCommcer、BigCommerce、Shopify 等工具配合 PayPal 平台付款服務的企業。 PayPal acquires AI predictive retail startup Jetlore (本文由 Unwire Pro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aypal)
硬體界和電信業大廠中的三位董事長,齊聚台北科技大樓的會議室,究竟是何事呢?今日 (6/1)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以及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由科技部長邀請過來,一向媒體宣布國家網路中心的 AI 雲端平台建置誓師儀式,將在今年 12 月完成台灣第一個自用自製 AI 雲端平台。科技部推動 AI 小國大戰略的五大策略中,建置 AI 雲端平台是重要的一塊,並且是擅長硬體製造的台灣廠商能立即著手進行的事情。這次國網中心的 AI 雲端平台,採公開招標方式找來願意建置的廠商,最後由廣達、華碩與台灣大哥大團隊拿到標案。AI 雲端平台具體的分工方面,案子委託方國網中心負責設計監造,台灣大哥大負責建置符合國際標準的高規格機房和電信級資安維運,廣達負責 AI 運算和資料儲存平台,華碩則負責雲端服務平台、雲端伺服器及 AI 應用整合。 ▲ 國網中心 AI 雲端平台的分工規畫。(Source:科技部)國網中心的 AI 雲端平台的運算效能規劃有 2,000 片 GPU,共 7 PELOPS 運算能力,50 PB 儲存容量的整合主機,能服務需要 AI 運算資源的學術單位或是企業。預估 AI 雲端平台啟用之後,能夠在世界 500 大超級電腦排行中,進入前 30 名。 ▲ AI 雲端平台的規畫效能。(Source:科技部)時程方面,國網中心規劃今年 8 月完成 AI 機房的基礎配置,9 月完成計算主機硬體建置,10 月完成軟體佈建, 12 月完成系統測試。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致辭時表示,他當初找來華碩、台哥大董事長一同合作來做這次...
雖然你可能沒有感覺,但 AI 技術的應用正在不斷的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近日本電信龍頭 NTT 和就正與科技公司 Earth Eyes 合作,希望透過 AI 來打擊一個幾乎與人類社會本身一樣古老的犯罪行為:偷竊。根據 NTT 的調查,日本零售企業每年因為偷竊事件損失的金額約達到 4,000 億日圓(約台幣 1,100 億元)以上,幾乎沒有任何店家可以免於第三隻手的危害,除了貼出聲明警告事情嚴重性,過去一直都沒有足夠強大的技術來有效對付這項犯罪行為。但這種情況或許即將出現轉變。NTT 和 Earth Eyes 合作,近日正式推出一套全新的監視系統「AI Guardman」,將透過搭載有 AI 技術的監視器來揪出扒手的異樣行為。AI Guardman 的工作方式非常簡單,雖然一般人可能不會注意到,但扒手在各種商店中經常都有著慣用的手法,像是在超市中尋找監視器盲點,或在書店中持續查看周遭環境,而 AI Guardman 便是透過關注商店內的這些典型行為,來揪出這些第三隻手的意圖。當 AI Guardman 發現有可疑情況時,便會向店員的智慧型手機發送警報,並傳送嫌疑者的照片及所在位置,接著店員便可以前往進行禮貌性關切:「你好,需要任何協助嗎?」這樣友好的問候除了可以有效防止潛在的盜竊意圖,也可以在 AI 誤判的情況下為客戶提供有效的服務──畢竟除了偷竊行為以外,這些左顧右盼的行為也可能是客戶正在苦惱於尋找需求的特定商品。無論結果為何,店員都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記錄下結果,最終數據將會傳送給店家和 AI Guardman 共享,透過持續學習提升系統未來的安全性,即使偷竊者未來開始改變戰術,AI 也能夠持續進化並追上它們。在連鎖電器商 Bic Camera、販售藥妝的 Kirindo、體育用品 Xebio 等大型零售商店進行的初步測試中,AI Guardman 得到了相當熱烈的反應。其中一家大型賣場還透露,在使用了 AI Guardman 的半年期間,因為偷竊損失的金額約從 890 萬日圓(約台幣 245...
最近,《自然》表示將在 2019 年推出 AI 專門期刊。然而這本期刊還沒上市,就有超過 3,000 名相關學者出面抵制。《自然》預定明年發新刊隨著研究領域越來越廣泛,現在有越來越多針對各個專門領域的學術期刊上市。前陣子,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表示,計劃從明年 1 月起發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學術期刊《自然人工智慧》(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出版集團表示,這本新期刊將由前《自然》物理領域編輯擔任主編,內容會蒐集人工智慧領域最棒的研究成果,還會加入關於 AI、機器學習和機器人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AI 期刊未出版先轟動然而,雖然這本期刊還沒有正式出版,自然出版集團也還沒對外公告《自然人工智慧》售價為何,但已有超過 3,000 名資訊工程、AI 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者連署抵制這本期刊,原因就在於它要花錢買。這份連署書寫道,他們認為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領域,最先進的研究一直都是免費、對外開放給所有人。▲ 2017 年 3 月,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前往魁北克(Quebec)參訪機器人公司 Kinova Robotics,並和展示的機械手臂擊掌。(Source:達志影像)「學術期刊應該要滿足知識界的需求」連署書引述了 2001 年《機器學習期刊》(Machine Learning Journal)的編輯委員會集體請辭的話:「……學術期刊應該要滿足知識界的需求,特別是要讓所有人──不分國界──都能立即取得這些協助當代科技的學術文章。」當年因為《機器學習期刊》編輯群請辭,而促成現在免費、任何人都能點閱的平台《機器學習研究雜誌》(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JMLR)。有了《機器學習研究雜誌》當 AI 領域開放式學術交流平台的先驅,其他機器學習期刊也都是免費、開放形式。連署,絕不幫忙新期刊連署書接著寫:「有鑑於此,最近自然出版集團宣布將出版封閉式的學術期刊《自然人工智慧》,以下列出的研究人員在此聲明,他們不會在這本新期刊發表文章,或參與審閱、編輯該期刊。」「我們認為,機器學習研究領域的未來,封閉式或提供稿費的出版品沒有用。我們也認為,如果將這本新期刊當作機器學習社群集大成之地,這是一種退步。反之,我們歡迎各種關於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零成本、開放式的學術期刊或研討會。」▲ 德特里奇認為,傳統出版業跟不上 AI 研究領域的變動速度,新期刊又要付費,這會讓資源匱乏的研究員更難接觸 AI 研究成果。(Source:Marco Goran Romano)花錢是一道門檻美國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電腦科學家德特里奇(Thomas Dietterich)表示,他 4 月就已參與這項連署。他表示自己抵制《自然人工智慧》的原因是,他認為花錢會提高研究資源匱乏的科學家接觸這個研究領域的門檻。AI 研究領域變動快 出版業跟不上德特里奇認為,AI 的研究領域相對傳統出版業來說變動太快。他進一步解釋,AI 領域雖然能帶來巨大利益,但也有潛在巨大損害,所以 AI 比起傳統出版業更適合全面對外開放,才能即時修正。他也說到當年第一期《機器學習期刊》因訂閱費太高,出版商對作者又沒有提供像校稿、文字編輯等服務,因此才有不少編輯選擇離開。AI...
NVIDIA(輝達)業績、股價一再創歷史新高,但創辦人黃仁勳依舊有兩大煩惱,一是上季業績成長的比特幣泡沫正快速退潮,二是今年美國出現自駕車撞死人事件,讓自駕車發展急踩煞車,部分外資因此點名輝達股價過高。繪圖晶片大廠 NVIDIA(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今年在 GPU 技術大會(GTC),演講更賣力了!走動式演說不稀奇,搭上抑揚頓挫的語氣、上下揮舞的手勢,穿著戰鬥力十足的皮衣在台上不斷奔走、指著超大螢幕的簡報,暢談 AI 大未來。他甚至以無尾熊抱姿、趴在首度在台北亮相的 NVIDIA DGX-2 系統上,說這是「世界上最強、有史以來最大 GPU」,並以熱情無限的口吻解釋:這台的效能堪比 300 台雙 CPU 伺服器,卻只賣 39.9 萬美元(約台幣 1,200 萬元),「好便宜啊!」有「AI 教父」之稱的台南囝仔黃仁勳化身超級銷售員,用台語說產品「就水ㄟ(超漂亮)、「就俗ㄟ」(超便宜),」又對著台下與會業者 Google、亞馬遜 AWS、鴻海旗下鴻騰科技、電信龍頭中華電信、研華、英業達、廣達等代表,以及慕名而來的國內外軟硬體開發者,高喊「買越多、省越多!」但輝達股價、業績日前才雙創新高,黃仁勳為何還要如此用力「叫賣」?在記者會被問到「競爭關係」(例如 Google、英特爾)時,他甚至開玩笑地指著鞋後跟的尖刺裝飾,向後踢了踢。▲ 首度在台北亮相的 NVIDIA DGX-2 系統,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宣稱是世界上最強、有史以來最大 GPU。挑戰一:合作夥伴 Uber 自駕車撞死人,路試喊卡去年 AI(人工智慧)話題崛起,讓輝達股價水漲船高,超越美國博通、高通、IBM 等科技大廠,今年 5 月中旬又攀抵 260 美元之上、市值突破 1,500 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黃仁勳近期更被美國財經雜誌《霸榮》(BARRON’S)點名為全球 30 名最佳執行長之一,躋身「有遠見的創辦人」之列,與波克夏執行長巴菲特、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等人齊名。但台北這場大會,也因公司股價又創新高,不少華爾街分析師提出「股價過高」疑慮,憂心輝達後續業績動能,再加上日前輝達合作夥伴 Uber 自駕車在美國撞死行人的事件陰影未散,讓黃仁勳面臨新的挑戰。時間拉回 3 月 18 日,美國 Uber 自駕車在亞利桑那州撞上一名正在過馬路的婦人,是首起自駕車撞死人案例,消息曝光後讓 Uber 合作夥伴輝達首當其衝、股價接連重挫,從 3 月 16 日收盤價 250.48...
Google 與美國國防部的無人機應用專案合作,在該公司的內部引起了巨大爭議,超過 4,000 名員工簽署了請願書,要求公司停止與國防部的合作,近日 Google 公司表示,不會與國防部續簽這份有爭議的合約,目前的合作截止時間是 2019 年 3 月。Google 雲端服務部門 CEO Diane Greene 在 2018 年 6 月 2 日告知員工,Google 將繼續與美國國防部達成的無人機專案 Project Maven 進行合作,一直持續到 2019 年 3 月,但不會續簽新的合約。這一消息僅在 Google 公司內部通告,不允許員工對外討論。Project Maven 是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提升無人機的攻擊力,提升圖像分析的準確性,使得攻擊目標更高效。同時 Google 還將開發機器學習演算法,有助於美國國防部進行監控工作。許多頂尖的人工智慧技術專家都擔心這次合作將成為戰爭武器應用前沿技術的第一步。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軍事領域引起了 Google 公司內部員工的反對,一度是管理層與員工關係緊張,大約有十幾名員工不滿公司堅持推行 Project Maven 計畫,且在獲悉員工反對後沒有做出任何反饋而選擇辭職,超過 4,000 名員工加入反對的行列,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 Google 制定明確的政策,承諾該公司及其供應商不會參與任何與戰爭相關的技術開發。Project Maven 的爭議在於,隨著軍事和執法部門越來越需要科技公司的技術支援來進行監控和軍事行動,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監管將成為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電商巨頭 Amazon 為執法部門提供臉部辨識技術支援,也使得用戶擔心雲端服務的資料是否存在被執法部門利用的可能。與國防部的合作至少能夠給 Google 帶來 900 萬美元的收入,這份合作最高收益可以達到 1,500 萬美元,但 Project...
每年 6 月初受到產業界人士注目的 COMPUTEX 將在 6/5~6/9 之間在世貿和南港展覽館展開。備受矚目 COMPUTEX 何去何從問題,看來在官方主辦單位的應對上面,已經有解答,並且在進行中。COMPUTEX 主辦單位之一、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祕書長葉明水回答在場國內外媒體提問時,提及貿協努力跟上最新科技潮流,而在吸引世界各國參與者,尤其是東南亞和南亞宣傳 COMPUTEX,並且從參展廠商和國家別上都有增加的狀況。COMPUTEX 2018 總共有來自 30 個國家,1602 家廠商,共用了 5,015 個攤位。今年 COMPUTEX 首度將 5G 和區塊鏈加進展示主題,有包括愛立信、高通、Sigfox 等業者參展。而在區塊鏈方面,則有包括 IBM、BITMART 等公司。而眾所矚目的 AI 領域,則有晶片商 Intel、Nvidia,網路服務商 Google、微軟和 AWS,以不同型式參與今年 COMPUTEX。 ▲ 幾家與 5G、區塊鏈、AI 相關的公司,以不同型式參與今年 COMPUTEX。(Source:科技新報)今年是第二次在 COMPUTEX 期間辦新創取向的 Innovex 活動。政府新南向政策漸漸發酵,今年有不少家從東南亞國家來的新創廠商。由於地緣關係,除了與台灣經貿關係密切的美國、日本、中國、南韓等國家之外,去年東南亞的新加坡、泰國、越南、馬來西亞以及南亞的印度,已經是前十大買家。在場也有菲律賓的媒體參與記者會。葉祕書長回答印度媒體詢問時,說到貿協設立印度新德里辦公室,很積極推廣 COMPUTEX 活動,舉行 roadshow,也對增加印度來的廠商或買家有所助益。這次 COMPUTEX 的新創展區 InnoVEX 則有來自 21 國 388 家新創廠商,其中國外業者部分,有大約 1/3 的廠商是 AI...
臉部辨識技術現在已經相當普遍,從手機系統到社交網路,以至商業和保全應用,都可說無處不在。要避免被辨識容貌,就要靠更智慧的技術幫忙。最近多倫多大學就開發出可以抵抗臉部辨識系統的人工智慧。多倫多大學教授 Parham Aarabi 和研究生 Avishek Bose,最近研發了一個演算法,可即時為圖像加上特效,擾亂臉部辨識系統的分析效能。這個演算法結合兩個神經網路,一個用來分析數據製作圖像輸出,一個用來探測製作的圖像中含有的虛假數據,以這個方式就可以進行臉部辨識再加上使用虛假數據的擾亂效果,達到阻礙臉部辨識系統的目標。(Source:多倫多大學)據稱,這個人工智慧演算法可把臉部辨識系統的準確度減低至 0.5%,因為技術改變的是像素等級的數據,所以基本上肉眼不會看出分別。他們希望未來可在網站或 App 提供這個技術。研究人員表示,這個技術的特別之處在於這些演算法可以自我學習,只需要提供訓練數據就可以達到效果。其實類似的技術早在 2016 年就出現過,不過每個技術有不同做法,大多都是在大學研究中心進行,暫時沒有推出市場讓大眾使用。 University of Toronto researchers develop AI that can defeat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s (本文由 Unwire Pro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表示,和 Google 的協議為 HTC 新未來奠定穩固基礎,同時使 HTC 能持續投資長期成長機會的 VR、AR、AI、IoT、5G 和區塊鏈等,也認為智慧手機未來將以不同形式出現。宏達電將在 6 月 26 日召開股東會,根據營業報告書,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表示,2017 年 9 月,HTC 和 Google 雙方基於長達十年在智慧型手機的策略夥伴關係,簽定完成 11 億美元的合作協議。王雪紅指出,根據此協議,Google 延攬原參與打造 Google Pixel 手機的 HTC 研發人員加入,而 HTC 能更聚焦於自有品牌的智慧型手機業務,持續精簡產品組合、提升營運效率和財務彈性,同時也使 HTC 能持續投資對公司業務至關重要且蘊含長期成長機會的創新尖端科技,包含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 (AR)、人工智慧 (AI)、智慧聯網 (Smart IoT) 和區塊鏈 (Blockchain)等各項領域。她認為,這項協議的完成,再加上過去數年間 HTC 強化及投資創新團隊、簡化業務流程和降低營運支出所做的重大努力,已為 HTC 的新未來奠定了穩固的基礎。2018 年初,王雪紅為 HTC 定下新的願景:VIVE Reality 讓所有團隊和事業單位的前進方向一致,VIVE Reality 是指虛擬實境 (VR) 和擴增實境 (AR)、人工智慧 (AI)、高速連線(5G)和其他新興科技的整合。她也表示,儘管可能因以裝置為基礎的運算能力需求降低,智慧型手機未來將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手機是邁向 5G 的第一步,在這個新生態系統中,智慧型手機仍將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5G 和人工智慧(AI)是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的互補科技,有助於讓各項裝置提供一般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最具沉浸感的真實體驗。王雪紅說明,HTC...
中媒報導,日前 AI 晶片公司商湯科技宣布獲得 6.2 億美元 C+ 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這成為當下晶片投資熱潮的一個縮影。近期,中國國家基金、產業資本、風險投資紛紛加大對中國晶片產業的投資力道,在三路資本加持下,開啟新一輪晶片投資週期。據了解,今年以來,特別是近期,包括網路巨頭、家電巨頭、風險投資在內的各路資本紛紛加大了對中國國內晶片產業的投資力道。同時,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第二期正在募集過程中,規模保底將達 1,500 億元人民幣(下同)。在中國國家基金、產業資本、風險投資加持下,預期將開啟中國國內晶片產業新一輪投資週期。業內人士表示,過往晶片投資之所以少有人問津,一方面,由於晶片投資專業性太強,很多投資人看不懂;另一方面,晶片研發週期長,生命週期短,而且投資體量太大。不過,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國內晶片投資的條件大大改善,除了設立了集成電路投資基金,中國地方政府也加大了投入,上市公司積極投資晶片產業;另一方面,華為、小米、聯想等系統廠商的強大創造了更多需求。此外,現在中國國內亦增加了許多晶片產業人才。(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