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3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在一年一度輝達 (NVIDIA) 的 GTC 大會上,近兩年執行長黃仁勳一直選擇台灣做為其首先開始的第一站,顯示對台灣的重視。對此,黃仁勳表示,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優秀的半導體、設計人才,在未來全球發展人工智慧 (AI) 的趨勢下,台灣都將是 NVIDIA 不可或缺的夥伴。至於,被媒體問到,對於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即將在 2018 年 6 月份舉行完股東會後就退休,會不會影響 NVIDIA 與台積電的合作關係時,黃仁勳表示,自己很高興能成為張忠謀的朋友,也很開心成為台積電的合作夥伴。因為台積電是一個成功及偉大的企業,NVIDIA 與台積電的合作關係將不會有所改變。NVIDIA 的 GTC 技術大會於 30 日開幕,首先即由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進行開場演講。會後,黃仁勳在接受與媒體的聯訪時提到,因為台灣有著優秀的半導體與 IC 設計的基礎及人才,這在 AI 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生產人工智慧晶片是不可缺少的關鍵項目,而且 NVIDIA 在台灣也有多的合作夥伴,例如台積電、廣達、鴻海、英業達等企業,因此對台灣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再從應用的角度來看,包括台積電在使用深度學習進行晶片的生產,鴻海也在使用深度學習再進行品質檢測與生產管理等。還有很多企業的經驗,都可以在 AI 領域中提供做為範本,做為其他企業或國家的學習標竿。黃仁勳進一步指出,雖然相較於美國或中國,台灣的市場較小,但是也因為有著生產及應用上的優勢,台灣要做華人世界 AI 產業的領導者。這就不是美國、中國、英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所做得來的。而這也是台灣在 AI 產業上的利基點,也會是未來最大的競爭優勢。另外,媒體還問到,因為輝達與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有著長久的合作關係,而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預定在 2018 年 6 月份退休,這就是事情會不會影響兩者的合作關係時,黃仁勳指出,張忠謀已經樹立企業界的標竿,他已經是這世界上最棒的企業領導者之一,很高興自己能跟他成為朋友,而且一直以來都非常享受與張忠謀工作的過程。此外,黃仁勳也強調,過去 30 年來,台積電在張忠謀的帶領下,就像家庭一樣擁有單純的文化。而且,30 年來就只專心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晶圓代工這件事。這樣的決定,使得台積電不但能夠在全球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如今還愈加強大。因此,對於有這樣的合作夥伴,兩家公司的合作關係未來也將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黃仁勳強調,張忠謀一直是個聰明的思考者,他幾乎在任何時間中都在思考、學習,並且提問,而且不論何時總是精力充沛,似乎完全都不會感到疲倦;張忠謀就像是台灣最重要的寶藏一般,原因是在這世界上,沒辦法找到像張忠謀這樣的一個人,帶領著台積電讓這樣的一個公司能夠如此偉大;張忠謀造就了世界上許多的科技巨擘,當前也仍在為這個世代努力奮鬥。因此,黃仁勳打趣地說 : 「 誰說年紀大的人不能繼續管理公司?張忠謀在企業管理的角度上,他一點都不老。」(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因為近期 GPU 運用在 AI,而在科技圈聲勢相當高的 Nvidia,從 30 日起一連 3 天,在台北舉行 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儘管 Nvidia CEO 黃仁勳宣布用在高速電腦運算和 AI 結合的 HGX-2 平台,但 Nvidia 強調他們是 AI 技術背後的生態系營造者。Nvidia GTC 大會上宣布 HGX-2,由 16 個 NVIDIA Tesla V100 Tensor Core GPU 組成,能夠處理科學運算和模擬的 FP64 和 FP32,以及 AI 運算需要用到的 FP16 和 Int8。 ▲ Nvidia CEO 黃仁勳宣布高速電腦運算和 AI 結合的 HGX-2。3 月時 Nvidia 宣布的世界最大 GPU...
5G、AI 的時代來臨!需要處理的資料量愈來愈龐大,5G 要求高傳輸、低延遲以及超大連接;AI 要讓裝置擁有快速反應的能力,資料還要上雲端未免太慢。現在裝置與雲端之間多了一層邊緣層(Edge),減少資料往返雲端的時間與成本,裝置更能快速反應,也讓工業自動化、智慧城市、無人車的夢想愈來愈近! 而資料傳輸大增,記憶體需求跟著升高,除了 AI 化裝置端物物聯網的儲存需求提高,邊緣運算、雲端等企業端記憶體需求更是不容小覷,以 Enterprise SSD 為例,其位元出貨量在 2016~2018 年間,年成長率都超過 50%,是所有 NAND Flash 應用產品中,成長動能最強勁的存在。DRAMeXchange 預測,到了 2020 年有超過兩成 Enterprise SSD 成長動能由雲端運算所帶動! 延伸閱讀: 集邦科技「Compuforum 2018」研討會 6/6 登場,聚焦邊緣運算下的儲存新時代商機與技術發展 【拓墣觀點】AI、5G 都靠它,邊緣運算夯什麼? 邊緣運算加速 AI 與 5G 發展,至 2022 年市場規模 CAGR 將逾 30% 5G、大數據帶動,哪幾類記憶體需求大增溫?
NVIDIA 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在 30 日於台北舉行的 GTC 技術大會表示,GPU 運算是 AI 發展的加速引擎,未來在各行各業上,包括媒體、娛樂、醫療、自駕車上都會看到 AI 應用。而對於加密貨幣對 NVIDIA 的 GPU 所帶來的影響,黃仁勳則表示目前會把重心放在其他方面,加密貨幣只是個紅利市場,他一點都不擔心。至於,手機晶片廠也瞄準 AI 應用而來,黃仁勳指出,那個不是他們的戰場。黃仁勳指出,25 年來摩爾定律讓運算效能成長 10 萬倍,但這個成長速度已經停滯,為了解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需要更多的運算,GPU 加速運算已到了關鍵點,世界需要超大型的 GPU 來開發更強大的模型。因此,NVIDIA 攜手台積電,宣布推出以 12 奈米製程打造,並搭載 Tensor 核心的 Volta 繪圖處理器(GPU)的 HGX-2 雲端伺服器平台,透過高效能運算與人工智慧的整合,提供業界一個強大的多用途運算平台,以克服全球最艱鉅的運算挑戰。至於,被問到最近自駕車的事故,會不會影響到 NVIDIA 在自駕車上的發展時,黃仁勳強調,這正是他們不得不加速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原因。因為,自動駕駛汽車永遠都在警戒狀態,如果做得好,未來車禍事故就會減少。因此,當他們的資訊娛樂化事業發展的很好,成長非常非常快的時候,7 年前如果他們沒有將工程師,移轉到自駕車領域,就不會有今天的發展和成就,他很滿意當初做的決定。另外,有媒體提及,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因為加密貨幣的熱潮,帶動了 NVIDIA GPU 需求,不但讓 NVIDIA 的獲利滿滿,也讓 NVIDIA 的股價攀高。如今,在各種因素下,加密貨幣的挖礦熱似乎有點退燒,也可能連帶影響 NVIDIA 的業績時,黃仁勳對此指出,加密貨幣的需求提升,雖然 NVIDIA 的獲利提升,讓其他的市場買不到 GPU。但是,加密貨幣的需求降,其他的需求也就會增加,這對 NVIDIA 來說也是件好事。所以一點都不在意這種來得快、去得快的紅利商機。 NVIDIA 還是會把重心放在其他領域,好好發展。至於,目前有手機晶片業者從邊緣運算的角度出發,也想搶食 AI 商機。這件事情在黃仁勳看來,這是完全不同的市場,也不會對 NVIDIA 造成影響。黃仁勳進一步表示,手機晶片業者從邊緣運算的角度出發,就好像麥克風也可以做深度運算、喇叭也可以做深度運算,無處不可做深度運算一樣,那些都是很淺薄技術的市場。而...
在 DevDays Asia 2018 亞太技術年會的第三天,除了邀請到(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首席工程總監徐鵬陽登台,台灣微軟 AI 研發中心執行長張仁炯也特別分享了對於 AI 進入產業的看法。張仁炯過去在微軟服務了將近 20 年的時間,2018 年初因應台灣微軟 AI 研發中心成立,他受邀擔任研發中心執行長,由於在微軟曾經待過許多團隊,張仁炯可以說是 20 年間一直看著電腦軟體產業在改變,而他也持續對台灣產業發展現況學習觀察,並從中得出了一些感想。張仁炯指出,台灣在硬體製造和 IC 領域上一直有著堅強實力,而這過去也為台灣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但可能是其他產業過於強勢時導致的排擠效應,綜觀過去這 20 年,軟體產業和人才並無太多發揮空間。或許也是因此隨著 AI 浪潮來臨,許多產業都非常焦慮未來發展,但張仁炯指出,他在與學校老師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台灣 AI 基礎科學研究能力其實非常強,在國際學術論壇經常得獎,真正的問題反而是在於台灣「學術能力難以轉換為商業應用」的特殊情況,這使得研究成果難以透過商業平台走到國際,如果能解決這種脫節、協助產學連接,其實台灣 AI 發展未來並沒有大家所想的這麼糟。但企業要發展 AI 究竟該從何處著手?張仁炯指出,除非是打算成為一間 AI 公司,否則企業都應該要將焦點關注在 AI 應用上,試著將最好的技術以「最適合的方式」運用在企業中,這是因為現今的 AI 技術並不是真的那麼聰明,在不具備融會貫通與想像力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你教什麼它便做什麼,無法做到學習範圍以外的東西。許多人都知道 AI 的技術發展很好,但張仁炯也注意到許多人在談起 AI 時是『為了 AI 而 AI』,他認為其實人們不應該過分強調技術內容,而是該去關注技術對生活、對自身企業可以達到的改善成效,像是經常聽到的自駕車、醫療影像、工業製造、商業流程改善,不外乎都是仰賴影像處理、語言、語音等幾項 AI 基礎技術上達成,「比較有趣的還是在於,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場景把技術應用到你的工作或生活當中。」在市調機構 IDC 的預測中,AI 將在未來三年內為全球企業增加 1.2 兆美元的收益,在面對這樣的 AI 浪潮下,張仁炯認為,台灣多數企業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在於「數位化能力不足」,這將是發展 AI 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公司數位化程度不夠,談起 AI 只會有些本末倒置。在張仁炯看來,未來必定是屬於軟體的世界,完全不需要討論,如果台灣產業仍舊沉浸於過去硬體產業的成功將無法跟上未來,但這並不代表就必須拋棄過往硬體發展的一切,可是應當將其視為基礎持續努力。「如果沒有開創性學習,你就只能持續做出類似的決定。」張仁炯也提醒企業,運用 AI...
全球身價最高的 AI 新創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再次對外募款,本次共籌得 6.2 億美元,市值超過 45 億美元,仍是最高貴的 AI 獨角獸。TechCrunch、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廠商湯科技 4 月才募資 6 億美元,當時以阿里巴巴為首的投資人參予注資。商湯 31 日宣布,新一輪融資募得 6.2 億美元,這回主要注資者包括厚樸投資(Hopu Capital)、銀湖投資(Sliver Lake)、老虎基金(Tiger Global)等,高通創投(Qualcomm Ventures)先前曾投資該公司,本次又再參與。商湯以人臉和影像辨識聞名,已於 2017 年獲利,業務範圍涵蓋金融科技、汽車、智慧手機、智慧城市等,客戶包括本田(Honda)、Nvidia、華為、小米等。商湯並與中國政府合作,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的人臉監控系統「天眼」,運用 1.7 億台攝影機監視人民。商湯近來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簽署 AI 聯盟合約,並協助蘇寧打造無人商店,顧客看到喜歡商品可以拿了就走,無需排隊結帳。商店運用人臉辨識系統,能自動確認消費者身分,完成購物。(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商湯科技)延伸閱讀: 商湯科技──中國天網系統的驅動者 阿里巴巴加持,商湯榮登全球最大 AI 獨角獸
俄羅斯搜尋巨頭 Yandex 週二發表了新的智慧音箱 Yandex.Station,定價 160 美元,搭載智慧家居語音助手「Alice」,以此進軍智慧家居硬體領域。面對近年來 Google 和亞馬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攻城略地,俄羅斯的 Yandex 公司也不甘落後。Yandex.Station 是 Yandex 第一款硬體產品,同時也是俄羅斯第一款智慧音箱,瞄準 Google Home 及 Amazon Echo 等在歐美大紅的產品。Yandex.Station 配備 20mm 的 10W 高音喇叭揚聲器和 85mm-30w 低音磁碟機,還具有 7 個陣列式麥克風,確保收集到房間內所有角落的語音指令。Yandex.Station 不僅可播放音樂,還配置 HDMI 通訊埠,可把影片傳送到其他裝置──不過有外媒評論,這個功能似乎有點多餘,為何不直接買搭載語音助手的智慧電視就好?Yandex.Station 搭載的 Alice 是 Yandex 去年發表的語音助手。Alice 首先用於手機產品,擁有 4,000 多項技能,如查找交通資訊、叫披薩外賣和確認航班等。Yandex.Station 預計今年夏天上市,購買音箱的用戶可獲得 Yandex.Plus 一年免費訂閱。用戶可免費使用 Yandex 的音樂服務、Yandex 旗下的影音平台 KinoPoisk 觀看無廣告影片,叫車服務 Yandex.Taxi 和 Yandex.Drive 等也都有折扣。或許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家俄羅斯搜尋引擎公司,事實上,Yandex 在俄羅斯的地位相當於中國 BAT 合體,壟斷了 60% 俄羅斯搜尋市場,還包括交通、外賣、吃喝玩樂等生活類服務。StatCounter 2017 年 8 月的資料顯示,Yandex 目前是世界第五大搜尋引擎,居於...
被譽為台灣最大網路社群 PTT「創世神」的杜奕瑾,回到台灣創辦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之後,現在又為 AI Labs 找來微軟(Microsoft)的 Cortana 全球負責人Mike Calcagno 加入,讓 AI Labs 如虎添翼。當許多的台灣科技人才忙著前往北京和矽谷時,原先擔任微軟人工智慧團隊首席亞太區研發總監的杜奕瑾在 2017 年反其道而行,宣布回到台灣成立了 AI Labs。杜奕瑾想要帶著台灣衝上人工智慧(AI)這波大浪,讓更多台灣軟體人才可以回到自己出身的土地並肩奮戰,而他這次找來的幫手是微軟的 AI 高手 Mike Calcagno。能找來 Mike Calcagno 助拳,源於兩人在微軟的緣分。Mike Calcagno 在微軟工作了 17 年,2012 年帶領團隊催生出微軟語音助理 Cortana 的第一版,後來也順勢成為 Cortana 專案的負責人。科技大廠無不加足馬力在 AI 領域競爭的情況下,Cortana 當然也是微軟的發展核心之一,與蘋果(Apple)的 Siri、Amazon 的 Alexa 互別苗頭。而 Mike Calcagno 能在微軟擔任 Cortana 的全球負責人,他在微軟和 AI 領域的實力和地位自然不言可喻。根據《換日線crossing》報導,Mike Calcagno 會放棄前往其他更高薪、更有前景的國家工作,反而選擇落腳東亞小島,除了曾共同開發 Cortana 的老同事杜奕瑾,就是看上台灣廣大的人才市場和良好的基礎建設,他認為台灣會是發展...
據 BBC 報導,三星將在英國劍橋開設一家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並與總部設於莫斯科和多倫多的三星 AI 中心合作。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對此表示歡迎。三星表示,實驗室將主要致力於健康和傳遞方面的研究。研究中心將由微軟劍橋研究實驗室前主任、電腦翻譯可視資料系統開發的研究先鋒 Andrew Blake 領導(見首圖),並且三星稱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招募 150 名 AI 專家,將三星在英國從事研發的人員提升到 400 人。首相表示,該聲明是「對英國作為人工智慧世界領袖的信任投票」,並將創造高收入、高技能的工作職缺。對於人工智慧,三星近年來愈發重視,計劃到 2020 年在所有智慧裝置植入 AI 技術。3 月 6 日,三星下屬公司全資收購埃及人工智慧搜尋引擎公司 Kngine;智慧語音助理 Bixby 上,為了與 Google Assistant 和 Siri 一較高下,三星為其加速進階可說投入不少心血。尤其近年,隨著三星在人工智慧領域著重布局,三星共收購、投資了十幾家 AI 公司,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與 Bixby 有關係。2016 年 10 月,三星斥資 2,389 億韓圜(約 2.2 億美元)收購美國人工智慧公司 Viv Labs,這是一家致力於打造開放式人工智慧助理平台的新創公司。當時報導,指此舉意在加強三星的個人數位助理領域,幫助公司搭建 AI 為基礎的開放式生態平台,跨越所有裝置和服務。個人數位助理其實就是 2017 年 3 月三星推出的語音助手 Bixby。一天之前,Google 剛推出以 Google Assistant 為核心的 Pixel 手機,挑起新型人工智慧助理的戰爭。去年三星在 Galaxy S8 和 S8 Plus 先推出 Bixby,它是三星人工智慧、深度學習、UI 設計三者相結合的研究成果。除了三星自家產品,未來 Bixby 還將在其他公司的裝置亮相。但在英國找到合適人才可能是挑戰。招聘專家 Odgers Berndtson 最近的研究發現,英國全國只有 225 名研究生從事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研究。在美國,擁有博士學位的專家可獲得 30 萬美元年薪,英國雖然還沒有達到這水準,但工資正在螺旋式上升。人才競爭非常激烈,許多學術人才已被 Google DeepMind 招攬,其倫敦辦公室現在有 700 多人。三星表示,正在全球積極招募人才。 Samsung Opens Global AI Centers in the U.K., Canada...
現今數位時代強調的是顧客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CX),目前銀行業積極從事數位轉型,顧客體驗也成為關鍵指標。優利系統(Unisys Corporation)23 日在台舉行「客戶體驗—創造銀行競爭優勢」研討會,並針對台灣的銀行業發表最新研究,顯示消費者有意願接受應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的全新銀行服務,並且在隱私與安全有所保障的前提,適度支持開放銀行環境下的數據共享。《Unisys 亞太地區銀行業前瞻──顧客體驗對銀行業之影響》是一份針對台灣、澳洲、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五個國家之銀行顧客態度的研究,旨在探討消費者對於銀行業者應用人工智慧服務申辦信用卡或房貸的感受,以及對於銀行業者與第三方組織共享數據以便提供開放式銀行服務的看法。顧客追求無縫整合的全通路金融服務研究中有 38% 受訪者反應,台灣的銀行顧客最困擾的是冗長地排隊等候申辦而感到不耐煩;此外,台灣較其他四國民眾更為不耐煩的狀況是過程必須一再重複驗證身份,或所謂的銀行「網路服務」卻要列印文件或親赴分行才能完成申辦。優利系統亞太地區金融服務副總裁 Richard Parker 表示,研究顯示台灣的銀行顧客不喜歡零散性的體驗,他們期待享有數位服務,但追求的是無縫整合的全通路服務,可以在某一地轉帳、無須重複操作即可在另一地領取。銀行業者必須去除組織、程序以及技術上的限制,並導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才能幫助顧客提供各通路相關的網路服務。數位銀行服務在人工智慧與人性關懷之間取得平衡研究顯示台灣的銀行顧客對於以創新科技推動的數位銀行服務極有興趣,接受程度則取決於交易的類型,62% 的顧客放心讓自己的銀行使用軟體與演算法於網路申辦信用卡,然而僅有 34% 的顧客願意以此方式申請房貸。Richard Parker 指出,台灣的銀行業者極有機會應用智慧軟體,在信用卡等非差異化商品引領先進服務的風潮;不過,目前消費者較不願意用於如申請房貸等重要事件,因為這牽涉到的是更大筆的金額以及人的情緒感受。全球準備迎接開放式銀行服務開放式銀行(Open Banking)是一項發展中的金融服務,銀行業者與第三方組織共享數據以便向顧客提供全新服務,並且帶來新的收入來源。研究指出 37% 台灣的銀行顧客支持銀行與第三方分享他們的個人數據,以取得金融產品;然而 31% 的顧客並不支持,他們對於隱私與安全問題感到憂心。這也顯示台灣民眾對於銀行業者與第三方保障數據的能力,關切程度為最高。Richard Parker 表示,要在亞洲真正推動開放式銀行服務,銀行業者必須向顧客證明如何保護他們的個人數據,而且不僅在銀行內部,更擴及服務價值鏈中所有的部門、合作夥伴以及代理機構。Unisys Elevate:協助銀行為顧客提供即時安全的金融體驗銀行業者從事交易需要動態軟體,能夠適應業務趨勢,並因應安全議題。優利系統引進消金交付平台 Unisys Elevate 以簡化銀行業務,這是一個端對端數位銀行軟體平台與應用套件,旨在協助金融機構為顧客提供即時安全的全通路金融體驗,這意味著顧客無論透過行動裝置、網路瀏覽器或在銀行分行內,都能隨時隨地支付帳單、轉帳、申請信貸與房貸等等此外,Unisys Elevate 是由優利系統的 Unisys Stealth 支援安全保護。Unisys Stealth 是一種能夠辨識身分的微分區安全軟體,允許銀行業者採微分區架構(Micro Segmentation)並隱藏重要資產,為顧客、應用程式以及系統安全溝通建立加密頻道。(首圖為優利系統亞太地區金融服務副總裁 Richard Parker,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