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3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33 名礦工受困於 200 層樓深的地底下長達 69 天,最後全員安然獲救,這項世紀救援任務發生於 2010 年轟動全球的智利礦災。當時救援隊起先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災區情勢不明。在無法確認傷亡的狀況下,救災人員絲毫不敢輕舉妄動。然而,透過台灣晶睿通訊的網路攝影機,順利突破地底下昏暗且高溫的嚴苛環境,將下方的受困影像同步、清晰地傳送至地面,成功搭起救援橋梁,讓救援單位得以即時掌握所需的關鍵資訊,是達成奇蹟救援的幕後英雄之一。由智利礦災事件中可以看出,網路攝影機已不僅止於扮演提供事後影像證據的被動角色,透過革新技術與領先思維,晶睿通訊主動以成為「眼睛」出發,成功讓網路攝影機創造出更多加值服務。晶睿通訊董事長陳文昌表示:「從設計到研發製造,晶睿通訊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研發、設計、製造在台灣的原則,持續提供最高品質的監控解決方案。近年來更積極布局 IoT 市場,以自家研發的 AI 深度學習技術應用,致力於打造物聯網的眼睛。」目前,隨著全球策略的布局,晶睿通訊的解決方案已遍及 116 個國家、國際領導軟硬體結盟夥伴超過 100 家,並持續以建立長期夥伴關係為出發點,打造健全的產業生態鏈。展望未來,晶睿通訊將擴大與深度學習、智慧影像辨識等科技結合,持續發展包含智慧影像分析技術與資訊安全、深化垂直市場解決方案、強化服務在地化三大策略。透過跨界技術整合提升市場價值,開發更多智慧化應用的多元解決方案。在智慧影像分析技術與資訊安全方面,晶睿通訊將自家開發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應用在新一代智慧型攝影機中,透過攝影機端進行邊緣運算,提供更準確的警報及更方便快速的搜尋。而針對深化垂直市場解決方案,晶睿通訊也在既有的零售、交通外,新增了樓宇自動化垂直市場,並持續開發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智能解決方案,提升樓宇安全性與管理維護的便利性。而為直接與當地市場溝通,晶睿通訊更在全球廣設辦事處,藉由辦事處的設立加強服務在地化,提供更快速的服務與更優良的產品。(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異母兄弟金正男,去年 2 月在馬來西亞遇刺,當時日本網路媒體 JX Press 領先日本各大傳媒率先報導。沒有記者的 JX Press 靠搜羅社群媒體及 AI 寫稿,衝擊日本傳媒。彭博(Bloomberg)指出,日本一名社會學家當時發現,JX Press 的即時新聞 App 發出金正男遇刺新聞 38 分鐘後,日本的各大電視台才開始報導。JX Press 是 2008 年由當時還是大學新鮮人的米重克洋(Katsuhiro Yoneshige)創立,它結合社群媒體與人工智慧(AI),尋找社群媒體上的突發消息並撰寫成新聞,本質上是間由工程師做為職員的新聞發布室。米重克洋還是中學生時,曾為航空新聞網站寫文章,發現日本傳媒的人力過於龐大卻賺不到足夠利潤的危機。他表示,率先報導金正男消息讓他們一炮而紅,各大電視台都在談論此事並向他們探詢,盼嘗試他們的運作方式。總部設在東京的 JX Press 擁有 24 名員工,平均年齡 29 歲,當中三分之二的職員是工程師。兩個主要產品分別為需付費訂閱的突發消息平台 Fast Alert,以及 NewsDigest 這個免費的手機新聞 App。Fast Alert 會掃遍社群媒體貼文、分析文章與照片,甚至連驚嘆號都不放過,以找出日本的突發消息,鎖定諸如火災、交通事故和其他災變的範疇,也監看他們覺得可信的海外推特帳號。一旦發現消息,系統就撰發新聞。米重克洋表示,Fast Alert 能過濾掉 99% 的假消息,像是 2016 年 4 月熊本發生地震,當時社群媒體流傳一張當地動物園的獅子逃出並在市內漫步的照片,但他們就識破照片其實源自於南非。JX Press 的金主包括日經新聞(Nikkei)、三菱日聯資本公司(Mitsubishi UFJ Capital Co.)及 CA 創投(CyberAgent Ventures)等知名企業;而像日本放送協會(NHK)、朝日電視(TV Asahi)、富士電視(Fuji Television)等大型傳媒,每月都有付費訂閱 Fast...
根據國外科技網站《Phone Arena》的報導指出,針對南韓三星 2018 年將推出的旗艦款智慧型手機 Galaxy Note 9,三星人工智慧中心負責人Gray G‧Lee 表示,三星預計在上將搭載功能更強大的 Bixby 2.0 版本語音助理,以滿足消費者對語音助理功能上的需求。報導指出,根據 Gray G‧Lee 的透露,三星的語音助理 Bixby 2.0 版本將提供更強大的功能,例如更快的反應速度、抗雜訊能力更強等特點。而且,為了盡快完善 Bixby 2.0 版本的設計與發展,三星還把公司人工智慧團隊的人數擴展到 1,000 人以上。報導進一步指出,除了 Galaxy Note 9 除了將搭載 Bixby 2.0 語音助理之外,Galaxy Note 9 還將搭載行動處理器大廠高通 (Qualcomm) 的驍龍 845 處理器。這顆以三星 10 奈米 LPP 製成技術所打造的處理器,採用 Kryo 385 架構、八核心的設計,CPU 主頻達到了 2.8GHz,GPU 則將搭載為 Adreno630。由於,高通的驍龍 845 處理器已有內建人工智慧架構,預計這將對於 Galaxy Note 9 搭載 Bixby...
國內航太工業的第一交椅──漢翔航空,在藉由布局工業 4.0 的智慧製造後,完成打造 AIDC 智慧製造管理系統的工作。目前不論在軍用設備,還是民用產品的生產上,從產品設計到製造的整個流程,數位化程度已達到接近 9 成的比例。這樣的發展,不但預計在 2018 年底前能節省下 20% 的成本,還把漢翔在不論空中巴士 (Airbus S.A.S.) 或波音 (Boeing) 的供應鏈上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日前參與達梭系統 (Dassault Systemes) 台灣用戶大會的案例分享時,漢翔總經理林南助提到,漢翔雖然自當年發展 IDF 經國號戰機累積經驗至今,相關的研發與製造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不過就當前全世界商用客機的供應鏈來說,就過去漢翔傳統的製造管理機制是無法應付需求的。因此,自 20 多年前開始,漢翔就與達梭系統合作,開始導入智慧製造的相關作業流程。自研發到設計、製造、檢測等各個環節上都進行改造,整體的數位化情況已達到幾乎 9 成的水準。這樣的做法,不但可以省下許多開發與生產的時間,甚至在設計之初,就可以數位模擬的方式進行模擬,找出相關的缺點,做先前的改進。這樣的做法也為漢翔節省下了許多成本。林南助表示,漢翔所打造 AIDC 智慧製造管理系統,還曾經讓前來參訪的英國引擎大廠勞斯萊斯讚嘆不已,直說連勞斯萊斯本身都還無法達到這樣的管理做法。林南助進一步指出,藉由 AIDC 智慧製造管理系統,除了在本身的相關作業能夠提升之外,在生產線上的稼動率已提升了 20% 的水準,甚至預計在 2018 年底前能達到整體成本降低 20% 的目標。此外,由於相關內容更加透明化的關係,對於上下游供應鏈的管理也更加容易,能以更簡便的方式進行管理工作。甚至,漢翔因為這樣的做法,已經成為空中巴士公司全球 22 家合作夥伴中的其中之一。這代表漢翔不僅能參與合作開發的工作,還能在合作研發的過程中參與意見的回饋動作,進一步的提升漢翔在其供應鏈中的價值。最後,林南助面對提問,問到漢翔在智慧化的過程中,如何去調配智慧化與一般員工存留之間的平衡問題時,林南助表示,經過建立智慧化製造程序後,漢翔當前的訂單已經有所提升。目前是「有訂單,找不到適合員工」的情況,而不是員工太多,沒有訂單的情況。因此即便在智慧製造的作業下,漢翔在 2018 年仍舊還要聘用更多的員工。(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在距泰國首都曼谷近百公里的工業區裡,全球最大空調設備品牌大金,研發出全球第一款即使面對電力常中斷、電壓不穩定的東南亞國家,也能運轉的冷氣壓縮機。回到同樣濕度高、卻很在乎體感舒適度的台灣,大金推出能同時開啟除濕和冷氣功能的空調機,能在達到設定溫度後,壓縮機即不用再運轉降溫,但仍可以少量冷媒除濕,體感溫度會因濕度下降而感到舒服,也更節能,這同樣也是搶在對手之前的新技術。「大金能持續成長,講白了真的不特別,對一個製造商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最符合該市場需求的產品,」大金工業東協大洋洲副支配人安藤省吾,坐在曼谷的辦公室裡,用著日本人一向保守不誇口的語氣,解釋大金的營收、淨利為何能再創新高的原因。根據大金公布的 2017 年財報(會計年度自 17 年 4 月到 18 年 3 月),營收達 2 兆 2,900 億日圓,是松下(Panasonic)空調事業的 4.7 倍,淨利 1,891 億日圓(約合新台幣 523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 647 日圓,光賣空調,淨利率 8.25%,比什麼都做的家電業還賺。雖不是日本八大電機集團,但相較日立、松下、東芝等大型集團如八爪章魚般展開事業多角化,多年來只專注在和「空氣」相關領域的大金,八成營收集中在空調事業,1 成 5 的營收也來自和空調相關的化學事業,包括銷售空調裡最重要的關鍵耗材冷媒。專注,是大金賺贏同業的關鍵,但專心,其實很難。近年來,面對南韓三星、LG 及中國的崛起,不只讓日立將空調業務的 60% 股權賣掉,更慘如東芝的家用電器賣給了中國美的集團、夏普成為鴻海集團一員,而三洋最終連品牌都煙消雲散。從全球 3 個現場,我們看到只專心做好「空調」的大金,成為獲利王的祕密。泰國》蓋物聯網工廠 人力省 74%、產能增為 3.4 倍大金早在 2002 年就到泰國設壓縮機工廠,當時,泰國最低工資一天 146 泰銖,但到了 2016 年,已成長一倍達 300 泰銖,為了降低成本,大金泰國壓縮機公司社長的關田直人,向總部提出打造以物聯網(IOT)及高度自動化產線的計畫。去年中,這座最新的第三廠房正式啟用,從外表看起來,和當年第一座廠房外觀和面積沒有明顯差異,但實際上,它的產能,卻是第一座廠房的 3.4 倍之多。走進工廠,只見被透明帷幕隔成一格格的空間裡,機器手臂忙碌的左右來回拿取、組裝零組件。一盤盤已經配對好的主軸和軸承,有秩序的排著隊等著被組裝,且組裝盤前都有一個藍色小盒子,記錄著上頭已經由電腦量測好的所有零件數據。因為每個零件都有些微的工差,過去,這道製程必須先由人工一個一個測量,再由人工選取和主軸只有 3 微米以內差距的軸承來配對,既耗人工也不精準,現在大金設計出這套自動化儀器,將該製程原本在需 27 個人力,大幅下降至只要 7 個人,減少 74%。走過一遍第三廠房,每個製程旁都能看到標示著前後人力與成本差異的看板。過去,在一號廠房裡,每 30 秒會完成一台壓縮機,今年底,預計第...
2017 年 1 月才接下百度(Baidu, Inc.)總裁兼營運長職位的陸奇 18 日突然宣布將離職。加入百度之前,陸奇擔任微軟(Microsoft)全球執行副總裁,掌管三大事業體之一。 百度 ADR 甫於 16 日創下歷史收盤新高,18 日跳空大跌 9.54% 收 253.01 美元。百度競爭對手京東同步走低,5 月 18 日下跌 0.70% 收 35.71 美元,創 2017 年 5 月 4 日以來收盤新低;今年迄今下跌 13.79%。百度為 NVIDIA Volta GPU 用戶之一。費城半導體指數成分股 NVIDIA 18 日下跌 0.71% 收 245.94 美元。 百度 18 日宣布,2018 年 7 月起陸奇將卸下營運長職位,未來將擔任集團副董事長。陸奇表示,基於個人和家庭因素,無法繼續在中國從事全職工作。陸奇說他非常看好百度的未來,並將繼續支持百度,同時將花更多時間陪伴美國的家人。陸奇接下來計劃投入研究和投資領域,希望能夠透過科技讓複雜的世界變得更簡單。百度董事局主席李彥宏於去年  1 月表示,陸奇博士是人工智慧(AI)領域的權威。他表示,AI 將是百度未來 10 年的關鍵策略焦點、未來須持續吸引全球最佳人才。陸奇於上海復旦大學取得電腦科學學士、碩士學位,並於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擁有美國逾 40...
根據國外比特幣與區塊鏈專門媒體《Cointelegraph》的報導,中國挖礦機 ASIC 晶片製造廠商比特大陸 (Bitmain),目前正在轉向人工智慧 (AI) 的領域發展,以尋求替代的營收來來源。報導指出,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吳忌寒表示,人工智慧領域需要大量計算資源,對比特大陸來說這是自然的選擇。而且不只比特大陸,未來也會是 intel、Nvidia、AMD 的發展領域。吳忌寒還表示,AI 晶片在未來 5 年內將會占據比特大陸營收的 40%。2013 年,吳忌寒與詹克團兩人聯合創立挖礦機生產公司-比特大陸之後,經過 6 年的發展,比特大陸現在已經成為了比特幣挖礦機市場中的龍頭。吳忌寒日前在接受中國媒體的採訪時表示,比特大陸目前生產的挖礦機貢獻了全球超過 70% 的比特幣挖礦運算資源。如果比特大陸能維持當前的市場占有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剩餘約 500 萬枚比特幣中,將會有 300 萬會產自比特大陸生產的挖礦機。報導進一步表示,市場人士估算,比特大陸的大部分收入是來自於出售由該公司晶片提供運算資源的挖礦機,其餘的收入則是由採礦本身產生,或透過從採礦礦場收取管理費,以及透過雲端出租的採礦運算資源服務等。2017 年比特大陸的營收約為 25 億美元。而且,分析比特大陸生產的礦機數量、購買零組件的成本、以及 2017 年以來的比特幣價格波動等因素,預期比特大陸每月的獲利可達 3,000 萬美元,接近人民幣 2 億元。2017 年底,因為中國監管部門將關閉比特幣挖礦場的消息傳出,使得倍感壓力的比特大陸也開始尋求轉型之路。其中之一便是進軍人工智慧領域,成為 AI 晶片製造公司。而實際上,比特大陸布局 AI 晶片技術也已經有多年的時間。因此,就在 2017 年 11 月,比特大陸也發表旗下的 AI 品牌 Sophon,以及自行研發的全球首款款加速運算晶片 BM1680。比特大陸指出,將藉由人工智慧技術,在安控市場上逐漸布局與發展。另外,比特大陸 AI 晶片研發人員目前有 300 名,不但已經超過比特幣挖礦晶片的研發團隊規模,而且還在繼續徵人之中。未來希望利用自己在 ASIC 晶片上的領先優勢,在深度學習領域的AI領域中與 Google、Nvidia 和 AMD 等廠商競爭。此外,根據《經濟日報》的報導,比特大陸的 ASIC 晶片雖獲得台積電產能支援,但卻陷入...
本土 OTT 影音電視盒品牌 RockTek 自去年 9 月推出旗艦機種──RockTek X5 八核心 4K HDR 電視盒之後,在今年各家大廠以 AI 做為研發重點之際,更整合中文辨識技術,進一步推出 RockTek X5 AI 智慧語音版,用戶開口說出中文指令就能選台、看電影、聽音樂或查詢各式生活資訊,有別於傳統的有線電視或 MOD。想看線上串流影音,開口說出中文指令就搞定RockTek X5 AI 智慧語音版在原有的電視盒產品整合台灣自主研發的中文語音語意辨識技術,搭配 RC01V 智慧語音遙控器一同使用,用戶按下遙控器中間的智能語音鍵、開口說出中文指令就能使用以下四大功能:口語找片這款電視盒支援 YouTube、LiTV、愛奇藝等內容,利用片名或演員姓名能口語搜尋電影、戲劇、卡通等等,例如說出「我要看《與神同行》」、「我要看周星馳的電影」,畫面會出現相關影音的搜尋結果,再透過遙控器選擇想看的節目。聲控轉台當我們在收看有線電視時,常要記下想看的節目在哪一頻道;但現在透過這款電視盒,並說出「我要看台視」、「我要看民視新聞台」就能切換不同的頻道。聲控點歌這款電視盒也支援 KKBOX,所以說出「我想聽五月天的歌」、「我想聽周杰倫的《不愛我就拉倒》」,會進行搜尋並自動播歌。生活助手這款電視盒還加入生活小助手功能,舉凡股市資訊、天氣預報等等,開口詢問就能一目瞭然,例如說出「請問鴻海的股價」、「請問高雄的天氣」、「現在出門要帶傘嗎?」系統會在您收看的節目下方同時顯示想要查詢的資訊。▲ 透過影片介紹,更能了解上述 RockTek X5 AI 智慧語音版的四大功能。RockTek X5 AI 智慧語音版整合的語意辨識技術,可涵蓋「我要」、「我想」、「我想聽」、「有沒有」、「打開」、「播放」、「查詢」等自然對話的口語方式,並利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累積辨識成功率,用戶將能不受特定指令限制、輕鬆使用語音操控。高辨識率智慧語音系統,指令既出使命必達要發揮 RockTek X5 AI 智慧語音版的強大功能,所搭配的 RC01V 遙控器成了關鍵,其擁有簡潔易握的外型、媲美 Amazon 智慧語音等級的收音麥克風,無指向性 RF 2.4GHz 設計,使用距離可達 10 公尺,並有極高的語音辨識準確率。至於已經擁有舊版 RockTek X5...
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研究機器人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機器人代替人類,完成枯燥無味且高度重複性的工作。今年 3 月,沃爾瑪超市已在美國嘗試引入貨架機器人,能自動掃描並檢查貨架商品庫存資訊,又或及時提醒服務員哪些商品標價或位置出錯,據說效率比人工檢查高 50%。(Source:沃爾瑪)就目前技術來看,這種工業機器人想投入市場,仍需要先做一些特定程式設計規則,且關注的只是單一領域單一類別工作。一旦場景有變化,機器人就需要從頭開始學整個工作,最終投入成本可能還不如直接聘一位新員工划算。雖然機器人理解現實世界的方式與人類有區別,但理想狀態下,我們還是希望機器人能和正常生物一樣,「手把手來教」這種更直覺的方式,讓它自主學習並理解工作流程。這一點相比學習道德標準要簡單得多,且對沒技術基礎的商家來說也更有價值。近期 NVIDIA 在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際會議展示的產品,就向我們展示了這種可能性。我們能從機器人鏡頭的視角看到,機器人模仿人類的流程,將各種不同色彩的方塊按順序堆疊在一起。雖然看上去沒什麼特別,但機器人之前並沒有接受過「按黃綠藍順序擺放方塊」特定工作的訓練,也就是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完成目標。根據 NVIDIA 研究人員 Stan Birchfield 表示:「一方面,機器人確實非常適合執行重複性的工作;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很難應付突發情況,尤其超出設定範圍的工作。」「如果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在場,普通人如何讓機器人執行從未涉足過的新工作?這顯然不符合我們對機器人的期望。機器人想幫助人類,就需要理解人類做的事,不僅是學習示範工作,更需要懂得預判下一步作業。」合成資料、深度神經網路和區域隨機化演算法的幫助下,NVIDIA 研究人員希望人類只需要在機器人面前示範一次,就讓機器人完成感測、規劃和執行「模仿和學習」流程,讓機器人能理解只展示一次的新工作。就拿這個例子來說,如果是發生在超市的場景,貨架商品散落一地,服務人員上前整理並重新擺放好,機器人透過觀察就能理解並學會這作業,之後的工作只需交給機器人做就好了。除了 NVIDIA 的探索,去年 OpenAI 也推出過類似的機器人自主學習系統,同樣希望機器人直接在展示後學習新工作,並立即應用於現實場景,但後者是藉助 VR 來訓練機器人。看來要不了多久,被機器人搶走飯碗這件事,又會變成熱議話題了。 New AI Technique Helps Robots Work Alongside Humans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延伸閱讀: 核洩漏派誰搶救?自主學習機器人是更好的人選 沃爾瑪引入貨架掃描機器人,強調並非為取代人類 AI、無人機、機器人讓管線例行檢查更有效率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將提出國家政策,希望以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做為診斷癌症的新武器。CNBC、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等外電 21 日報導,根據英國政府發布的聲明,以 AI 診斷癌症,有望在 2033 年將死於癌症的患者人數減少 22,000 人,且每年至少都會有 5 萬人在早期就能被檢驗出前列腺癌、卵巢癌、肺癌或大腸癌。英國將運用最新科技,以國家資料庫,交叉參考基因、醫療紀錄以及日常習慣,協助人們早期診斷癌症。過晚診斷出癌症,是造成死亡的最大原因。智慧科技能快速分析大量數據,準確度還比人類高,這不但能為醫療研究開啟全新領域,也多了一項對抗疾病的新武器。根據 Cancer Research U.K. 研究,英國 2016 年有 166,135 名病患死於癌症,其中接近半數罹患的是肺癌、大腸癌、乳癌或前列腺癌。(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