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4 1 月, 2025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 表示,在 2020 年將有 180 萬個職位被人工智慧取代,但在此同時,人工智慧也將創造 230 萬個工作機會,帶動整體工作機會正成長。受人工智慧影響的工作數量將因產業而異;2019 年時,醫療照護、公部門與教育界的就業機會將持續成長;製造業則會遭受最大衝擊。2020 年起,人工智慧所創造的工作機會將足以彌補其取代的數量,預計在 2025 年淨新增就業數將達到 200 萬個。Gartner 研究副總裁 Svetlana Sicular 表示:「過去許多重大創新都曾經歷過引發失業潮的過渡期,但隨後就會復甦,並緊接著業務轉型,人工智慧未來很可能會依循這個路線發展。」人工智慧將改善許多職位的生產力,雖然其中包含取代數百萬個中低階職位,但同時也創造超過數百萬個高技術性及管理層級的相關職位,甚至是一些屬於入門層級與低技術性的不同性質工作。Svetlana Sicular 進一步指出:「那些宣稱將出現大規模失業的警告,多半把人工智慧跟自動化混為一談,這反而掩蓋了人工智慧最大的好處──人工智慧的增強功能(AI augmentation),也就是結合人腦與人工智慧,使之相輔相成。」IT 主管除了應該關注預估淨新增就業數外,每次投資人工智慧相關技術,都必須考量會取代或增加哪些職務,以及這將如何改變員工之間合作、決策與完成任務的方式。Svetlana Sicular 認為:「現在正是對人工智慧長期發展方向發揮影響的好時機,為了獲取最大價值,必須專注在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增強人力。除了要豐富人類工作的內容、重新構思舊有的工作項目、並創造新的產業,還要改變企業文化,使公司能迅速適應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商機與威脅。」人工智慧已被應用在重複性高的工作項目上,藉由大量分析觀察結果與決策來找出固定模式。另一方面,人工智慧也即將被應用到重複性低且變化較大的低例行性工作上,帶來極大的助益。這方面的應用很可能會協助而非取代人工,因為結合人類與機器,將比單單聘雇專業人士或使用人工智慧機器更有效率。Gartner 對於人工智慧衝擊職場所做的其他預測包括:到了 2022 年,以非例行性工作為主的工作者當中,每 5 人就有 1 人將仰賴人工智慧完成任務Gartner 研究副總裁 Craig Roth 表示:「利用人工智慧每週自動產出狀態報告,或篩選出信箱中前五大重要郵件,感覺不像治癒疾病那麼厲害,但這也是近期這些實際應用並未引起注意的原因。企業才剛開始利用人工智慧來改善非例行性工作,將之應用在一般用途的工具上。一旦知識工作者將人工智慧納入工作流程,當作虛擬秘書或工讀生來使用,機器人員工將成為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條件。」零售商將導入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技術,利用智慧流程自動化來辨識、最佳化目前仍由人力完成的勞動密集且重複性高的活動,並使之自動化。這種作法可提升公司總部、經銷中心一直到商店的效率,藉此降低勞動成本。許多零售商已開始擴大相關技術的使用範圍,以改善店內結帳流程。2022 年,多通路零售商很難以人工智慧取代銷售人員,但收銀與營運相關職務將面臨嚴重衝擊研究發現,許多消費者仍偏好在實體店面與具備豐富知識的銷售人員互動。特別是在居家修繕、藥妝等特定領域,見多識廣的銷售人員對顧客滿意度有很大的影響力。雖然零售商將會減少結帳與其他營運相關活動的人力,但他們會發現傳統的銷售顧問很難被取代。Gartner 研究總監 Robert Hetu 認為:「零售商將捨棄高度重複性與交易相關職位,藉此節省人力,但他們必須把省下來的經費重新投資在人員培訓上,以強化顧客體驗。因此,多數零售商都會把人工智慧視為一種擴增顧客體驗的方式,而非只是用它來取代各個流程中所需人力。」雖然很多產業都能從人工智慧取得更多商業價值,製造業就是其中一個能從中獲取大量商機的產業。自動化將有助於降低成本,消除了價值鏈中的阻力並進一步提升營收,例如供應鏈與產品上市活動的優化。2021 年時,人工智慧增強功能將產生 2.9 兆美元商業價值,同時恢復 62 億小時的人工生產力 然而委外(outsourcing)等部分產業,其商業模式則正在歷經根本上的變化,因人工智慧而省下的成本,以及隨之提升的生產力,必須重新投資到公司身上,以推動公司再造並檢視新的商業模式。Gartner 研究副總裁 Mike Rollings 指出:「人工智慧可取代重複和單調的工作,讓人們有餘力從事其他活動,但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共生關係有更多細微差別,需要重新投資及再造,而非只是將既有做法加以自動化。不要只用機器複製人類達成特定判斷的步驟,而是重構整個決策過程,利用機器與人類的相對優缺點,達到最大價值並重新分配決策過程,進而提升靈敏度。」(首圖來源:Flickr/Many Wonderful Artists CC BY 2.0)
2018 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CES)是科技發展風向球,即使過去一年市場不外乎聚焦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物聯網等各種新興技術,以及各種軟硬結合如自駕車等硬體,還有晶片大戰,但至今尚未出現贏家,距離市場應用看來也還有一段時間,加上今年 CES 又以 AI、物聯網、自動駕駛車、VR 與 AR 為熱門話題,看起來與去年無異,到底今年 CES 有何看頭?關注 CES 的人到底開從何看起?世界上最大管理諮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提出今年 CES 的 5 大亮點,分別為 AI 的擴張、5G 與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應用、更軟更智慧,最後一個是無人車。其中埃森哲表示今年將會首次展出區塊鏈應用,以及看到更多人工智慧和連網產品的整合,認為今年 CES 將是硬體為中心走向軟體為中心的關鍵一年,而 AI 對人類帶來的變革等同網路出現。EETimes 也根據埃森哲的報告,歸納今年 CES 的 4 大看頭,第一個是各種連網裝置整合將模糊數位與實體世界,報導認為,物聯網裝置收集的數據和人工智慧引擎處理的訊息,更容易在同一平台上的不同裝置之間共享,未來個別消費性裝置的如智慧手機、數位語音助理、VR / AR 頭盔、4K / 8K 電視、運動手環等之間的優劣評比將不再具有意義。第二個趨勢是區塊鏈(blockchain)。報導指出,隱私和安全是物聯網的致命弱點,消費者所需要的東西與物聯網企業界降低成本的方法之間存在鴻溝,區塊鏈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因為區塊鏈不需要集中資料庫來安裝分散的資料庫網路,且能讓人們與特定人分享特定數據。當然,區塊鏈不是萬能,首先分布式資料庫需要成為標準。其次是生態系統中的許多參與者需要合作,在區塊鏈中創造真正價值。第三個趨勢是增加深度和非接觸式感應,報導指出,CES 多年來的熱門話題經常來自新使用者介面的出現。iPhone X 為新使用者界面創造非接觸式新話題,非接觸式已成為消費性裝置的新使用者介面。第四個趨勢是 AI 平台戰爭。將實體世界和數位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就是軟體與人工智慧平台,混合體驗的有效性將取決於平台,譬如蘋果(Apple)和微軟(Microsoft)搶進硬體業務,目的是打造與軟體平台緊密結合的裝置。硬體公司也都忙於在裝置中嵌入更多軟體和人工智慧功能,以建立自己的整合世界。今年 CES 上預計會有更多軟體平台公司透過伺服器、數位助理、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無人駕駛飛機和自動駕駛汽車等一系列裝置進入硬體市場。 Accenture predicts the top tech stories of CES 2018 Four Big Trends...
DRAM 記憶體市場近期嚴重供不應求,造成全球記憶體龍頭三星將於 2018 年第 1 季價格再上調 3% 至 5%。而另一家記憶體大廠 SK 海力士也將調漲約 5%。除此之外,有部分供應鏈透露,2018 年第 2 季的價格恐也將不樂觀,價格將續漲 5% 以上。因此,在需求太強勁的情況下,此波 DRAM 價格從 2016年下半年以來,每季都呈現上漲的態勢。如果加上 2018 年第 1 季持續漲價,報價已經連續 7 季走揚,堪稱 DRAM 史上時間最長的多頭行情。事實上,當前的第 4 季是傳統 DRAM 市場旺季,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格出現調漲屬於正常其況。其中,標準型 DRAM 模組,合約價較上季漲 7%。而 4GB DDR4 模組均價則是來到 30.5 美元的價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對此,業界解讀,三星、SK 海力士在 2018 年第 1 季的相對淡季中漲價態度堅決,等於向全球宣告,韓系大廠決定維持 DRAM 價格持穩不墜的決心,消除外界認為兩大韓廠打算調降售價格,以防止中國 DRAM 競爭對手竄起的流言。對此,業界表示,傳聞三星加大擴產記憶體力道,是為了將中國記憶體產業扼殺在萌芽,是有點太看得起中國廠商。雖然,2018 年中國記憶體產業開始進入試產階段。但是,要與三星、SK 海力士等目前的領頭企業抗衡,中國記憶體廠商至少還需要 3 到 5 年的時間,而整體中國記憶體產業要真正崛起,也至少需要...
自 2010 年起,在 Facebook 上傳與朋友的合照,當您要標註(tag)朋友時,系統會自動建議姓名標籤供選擇,而且通常能正確顯示出朋友的帳號,這是根據已在 Facebook 標註過的大頭貼照或照片收集而成的個人數據來辨識,如今這樣的臉部辨識功能將再度升級。臉部辨識功能升級,照片未標註自動通知Facebook 發表全新功能 Photo Review,以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辨識圖像內容,藉由臉部辨識來管理您的身分與在何處曝光。這項新功能可幫助您找到 Facebook 上未標註自己的照片,並自動偵測其他人試圖上傳您的照片為大頭貼照,以防帳號遭冒用。▲ 當有未標註自己的照片時,Facebook 將跳出通知。(Source:Facebook Newsroom)▲ 您可以確認是否要標註自己。(Source:Facebook Newsroom)▲ 可進一步瀏覽照片、下載或分享。(Source:Facebook Newsroom)我們在社群媒體分享親朋好友的照片,記錄這些美好的時光,但也可能遇到被上傳醜態百出的照片卻未被告知,這項新功能能幫您避免這些尷尬狀況。在設定中,Facebook 提供這項臉部辨識功能的獨立選項,如果您的標籤建議設定為關閉,那麼預設的臉部辨識功能同樣為關閉狀態。(Source:Facebook Newsroom)讓視障人士也能「看見」照片中的朋友過去 Facebook 曾為視障人士推出「自動文字替代」(automatic alternative text)功能,透過 iPhone 的 VoiceOver 語音詮釋圖像內容。如今結合上述的臉部辨識新功能,可進一步「說出」照片中的朋友們,即使沒有被標註也能自動辨識出來。每當 Facebook 新功能推出,用戶總是在意個人隱私是否仍受到保護。官方聲稱不會使用臉部辨識功能來增強廣告定位、影響關連內容的排序,例如顯示與照片地點有關的廣告、或在動態消息(News Feed)出現更多與合照朋友有關的貼文。 Managing Your Identity on Facebook with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Facebook’s facial recognition now finds photos you’re...
iPhone X 持續熱銷,外媒引述研究機構指出,iPhone X 相機功能是帶動初期消費者興趣的主因,臉部辨識 Face ID 功能更是 iPhone X 市場差異化關鍵。國外科技網站 Patently Apple 引述市場研究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分析報告指出,iPhone X 的相機功能,是帶動早期購買者對 iPhone X 產生濃厚興趣的主因;此外,前置相機鏡頭具備的臉部辨識 Face ID 功能,更是 iPhone X 在市場產生區隔化的主力。初期消費者對於 iPhone X 的 Face ID 臉部辨識功能反應相當正面,此外,消費者也正向看待 iPhone X 的顯示螢幕與電池續航力,大約有 80% 受訪消費者對 iPhone X 的顯示螢幕和電池功能態度正面。不過分析也指出,品牌資產(Brand Equity)對 iPhone X 的銷售狀況非常關鍵,透過死忠果粉為基礎營造的品牌氛圍和生態體系,蘋果產品獲得忠實消費者的購買支持。iPhone X 出貨時程持續縮短,國外科技網站 Appleinsider 日前引述創投公司 Loup Ventures 分析師孟斯特(Gene Munster)預期,iPhone X...
在一片以軟體相關的 AI 方案遍佈媒體版面的公司來說,IBM 以 Power 伺服器來回應外界 AI 需求,顯得很特別而且相當有自信。新的 Power 9 伺服具備 AI 運算功能,而在台灣本地今日 (12/20) 宣佈與群環科技擴大合作,宣佈推出 PowerAI深度學習平台框架,提供 AI 解決方案的模擬測試,協助客戶更輕鬆快速地將 AI 應用注入產業知識及企業資料,並使深度學習框架與神經網路訓練時間從 336 小時縮短至 7 小時,讓企業即時掌握AI競爭力。IBM 推出新的 Power 伺服器 Power 9,具備 AI 相關運算而受到矚目之外,IBM 近期推出 IBM Deep Learning Impact,能夠提高神經網路模型的開發效率,在開發和優化神經網路的過程中提供完整的生命週期管理,也提供 11 個產業相關模型給企業用戶,其中包含超參調優,可以提高 5-10% 的準確度,並進行平行化訓練,現已經可以做到 85% 的加速比,幫助客戶快速收斂做出一個好的模型。台灣 IBM 硬體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李正屹表示,「IBM 看見今年從製造業、金融業到醫療業等客戶,皆積極思考如何佈局認知轉型策略。而此次 IBM 與長期夥伴群環科技擴大合作,力推 PowerAI 深度學習架構等認知解決方案,為台灣企業規劃完整 AI 發展藍圖,搶佔這股勢不可擋的智慧先機。」而長期在第一線與台灣業者溝通的群環科技產規事業群副總經理鄭碧芬指出,「2017 年台灣各產業對於 AI 及智慧轉型的 IT...
為了擴大鏈結產學研的能量,並加速新創育成,工研院於 20 日舉行「創新園區第一期揭牌啟用暨第二期動土典禮」。同時並展示產學研跨領域創新合作的成果,包括「海淡與水再生創新材料開發及驗證」、「智慧診間」、「3D 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等 3 個創新實驗室,展現工研院與產業界及學界共同攜手往創新前瞻與智能化系統發展的研發能量,期許為台灣注入更多創新創業動能,打造新型態的創新研發與產業化聚落。工研院表示,工研院創新園區是台灣第一個融合型新創園區,希望打造一個融合市民、年輕學子、與科技人才的開放社群,以沒有圍牆、玻璃隔間、高開放通透為最大特色,邀請頂尖教授、學生、廠商與醫院共營。 現已有多個共創的具體計畫在進行,包括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科學園區、馬偕醫院、研華、華創等合作夥伴,目前已與 9 所大學 25 個系統所、40 位教授、120 位博碩士生以及 15 家廠商合作,並選定一些影響未來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主題,協助台灣企業快速進行數位轉型,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台灣產業近年正面臨快速轉型,過去仰賴的量產與管理價值逐漸消失,未來台灣產業型態將不再是零組件與品牌代工,而是要提供客戶更高價值的系統解決方案,包含軟硬體整合及跨界資源運用的創新能力,工研院必須加快創新與帶動重大效益的腳步,才能夠加快創新與產業轉型的速度。工研院創新園區有最好的學校與企業,讓創新技術從學界,透過系統整合再往前走;包括智慧醫療、智慧照明系統等創新研發,以及多項工研院開放式創新平台系統(OISP)的成果,也能透過創新園區展示出來。這是一個嶄新的創新試驗場域,希望攜手新竹市,對台灣的產業與轉型一起努力。 工研院長劉仲明表示,創新園區所在的位置,就是 70 年代工研院發展的源頭,也是台灣當時發展半導體產業的中心,與附近的清大、交大、科學園區,逐漸形成了台灣的科技聚落。工研院希望延續這個趨勢,與在地各界一起努力加值,將這個園區發展為新型態的開放式創新園區,讓現有的創新生態更加速、優化,期待十年、二十年後,全世界可以看到新竹市,一起整合出一個國際知名的都市,讓全世界感受到台灣創新的力量。劉仲明進一步指出,創新園區以 「共創」 的合作模式,可以更有效的與工研院、產業、學校以及國際做連結,形成獨特的創新聚落與生態系,來提升產業競爭力。創新園區是工研院推動跨領域創新的樞紐,以開放的理念作為設計最大特色,希望藉由這個實體空間,快速鏈結創新夥伴,吸引頂尖人才與資源進駐、研發,形成創新的研發聚落,進而帶動更大的產業價值與社會效益。目前,針對工研院創新園區選定一些影響未來台灣產業發展之重要主題,包括了「智慧視覺系統」、「智慧醫院照明系統」、「自駕車系統」、「水資源處理系統」、「智慧商店」、「虛擬資安系統」、「次兆赫高頻傳輸系統」、「3D 列印設計服務系統」等,預計目標是在 2 年內,與合作夥伴各出一半人員,成立規模約 30 人的新創衍生公司。另外,在 20 日的典禮上,工研院就宣布成立「水資源及環境智慧公司」、「3D 列印醫療輔具設計公司」、「糖尿病眼部影像雲端服務系統公司」等 3 家共創公司,藉由整合工研院的創新技術與合作夥伴的領域知識,來達成建立新創產業的目標。(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閱讀棋譜是學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初學者可以藉由讀棋譜,吸收高手的經驗與思維,習得自己還未能想到的行棋方式,快速提升應戰能力。2016 年以 4:1 擊敗李世乭的 AlphaGo,正是以此方式訓練出前無古人的棋術,它「吸收」人類棋譜、歸納出輸贏的模式,再藉由演算法推展出獨特的棋藝。但 AlphaGo 風光了一年,就被進化版的 AlphaGo Zero 以 0:100 橫掃,也被掃入歷史的看板中,由人機對弈所帶動的 AI 熱潮,則邁入下一個里程。不像 AlphaGo 先有資料訓練的過程,Zero 一開始就用兩套程式互相對弈,但這兩套程式只有規則知識,沒有經驗知識,只要不違背基本的規則,例如兩個子疊在一起,下棋方法不限;Zero 從每次比賽的輸贏,累積經驗與修正錯誤,再經過千千萬萬次的比賽後,越來越厲害。專精大數據、AI 研究的資策會副執行長余孝先博士,娓娓道來兩者本質上的差異。「所以這個學習方式是不藉由前人的知識,Zero 一開始是一張白紙」。余孝先精通各種棋類,更是圍棋三段好手,談到圍棋的博大精深,他認為以人類的思考方式來看,圍棋太過複雜。「圍棋不像西洋棋,國際上的比賽大概七十手以內就會結束,輸贏就分出來了,但圍棋通常要好幾百手,如果要預測你怎麼下我怎麼回,想到底要想好幾百層!」▲ 資策會副執行長余孝先博士精通各種棋類,更是圍棋三段好手。(Source:科技新報)因此從高手棋譜衍伸出來的棋法,能幫助選手應戰。余孝先以象棋作比喻:「當頭炮」是最常見也具攻擊性的開局方式,也就是先手走中炮,直接威脅對手中兵,而後手則常以炮或馬作防守,術語是「炮 8 平 5」或是「馬 8 進 7」,這些套招、套式都是前人經驗的累積;下圍棋也一樣,當對手下在某個角時,雖然整個棋盤可以下的點有 360 個位置,但不用把每個點都想過一遍,因為前人已歸納出約幾十種的回應方式。可是當 Zero 完敗 AlphaGo,代表 AlphaGo 之前習得的人類知識,有一部分是不正確的,而這個知識就像是框架,把我們的思維限制住。「就好比下象棋,面對當頭炮的招數有 10 種,每個人都從其中挑一種,但或許最好的答案是第 11 種,我們卻被訓練到永遠不會去想第 11 種。」余孝先強調 Zero 讓我們發現之前人類高手沒有想到的招數,當我們一直在學人類高手的技法,反而被侷限了。 AlphaGo Zero 為什麼這麼強?Zero 背後的技術是「增強式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或稱強化學習,來自於心理學的行為主義理論,也就是外界的環境回饋讓你去增加對你有利的事情,是自主學習很重要的技術。例如狗看到主人搖尾巴發現有東西吃,就會增強這樣的行為,Zero 的設計也是如此。當它發現上次這樣下會贏,或許這樣的下法比較好,如果上次輸了,那就改變方法;再藉由數千萬次的對弈,慢慢增加信心,當 100 次比賽贏了 99 次,便可以確定這樣的策略比較好。其實增強式學習也用在人類的棋手身上。「例如有些對弈一路領先,但卻在最後下錯棋,整個結果大翻盤,這樣的結果非常深刻,會一輩子記得,之後遇到相同的狀況就不會犯錯。」「話雖然如此,人類一輩子可以下幾盤棋?人類不僅學習速度有限制,學習也有高峰,例如世界級的圍棋好手都是在 30 歲前達到高峰,之後因為智力體力衰退,成績會慢慢衰退。」余孝先從自身的經驗,分享棋手職涯中所面臨生理上的挑戰。▲ 余孝先強調 Zero...
共享出行平台滴滴出行 21 日宣布完成新一輪超 40 億美元股權融資,以進一步增加投入人工智慧交通技術,加速推進國際化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車服務等創新業務。滴滴方面沒有透露具體的投資人名單,只在官方公告稱此輪融資得到中外多家投資機構的支持。據騰訊科技的報導,這一輪融資的投資方包括阿布達比創投(Mubadala)和軟銀集團(SoftBank),目前交易已完成,協議簽署完畢。滴滴公告表示,堅實的資金儲備將令滴滴更積極地推進國際化戰略,為全球更廣泛的社群提供優質、多元、創新的交通服務。同時,滴滴也將增加人工智慧人才儲備及技術投入規模。公司將持續提速智慧駕駛與智慧交通的能力建設,加快建構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滴滴上一輪融資於今年 4 月公布,總額超過 55 億美元,當時官方稱這筆融資主要用於「支持全球化戰略的推進和前線技術領域的投資」。如今,滴滴掌握數百億計資金,以及來自數億用戶的大量數據。在這些資源的加持下,滴滴離打造智慧交通的夢想更近了一步。(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滴滴出行)延伸閱讀: 中國滴滴出行將登台,招募台灣運將 滴滴出行擬砸 10 億人民幣投入中國電動車出租市場
科技部今天宣布,民國 107 年開始,5 年投入新台幣 160 億元,分別在台大、清大、交大、成大 4 校設置 AI 創研中心,選出 67 件研究計畫、300 名 AI 專家,全力發展台灣 AI 技術。科技部為了發展 AI(人工智慧)產業,今天宣布推動「AI 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明年 1 月 1 日正式啟動,將與大學合作,設立 4 大創研中心,台灣大學負責生技醫療及 AI 核心技術、成功大學主攻生技醫療、清大負責智慧製造、交通大學負責智慧服務。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說,為了吸引國際優秀人才,專案計畫主持人,依照計畫規模及績效,核給每月最高 6 萬元研究費,盼以高薪資吸引人才;同時號召 300 名專家投入 AI 研發,預計每年可培育出 3,000 名 AI 人才。許有進表示,創研計畫有 5 大目標,包括培育領導人才、打造 AI 創新環境、研發尖端技術、促成國際級 AI 創研中心以及成功孕育出數家 AI 公司,確保台灣在 AI 時代來臨時,競爭力不會輸給其他國家。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今年是 AI 元年,預計 5 年後就會有越來越多不同產業 AI 技術成熟,開始進入市場,到時再發展 AI 就來不及了;這次計畫金額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