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4 1 月, 2025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美國和中國競相投入人工智慧(AI),美國AI專利件數強壓中國,但是中國在論文數量上急起直追,排名第二。台灣發展較為落後,只有申請專利件數擠進前十強。韓媒 BusinessKorea 22 日報導,南韓資通科技發展中心(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Promotion,IITP)追蹤 2005 年初到 2017 年 9 月,在美國、日本、中國、歐盟、南韓專利機構申請的 AI 件數,發現美國 AI 專利數量居冠、日本居次、南韓排第三。接下來是德國、中國、法國、荷蘭、加拿大、英國、台灣。若以 AI 論文數量來看,2005 年初至今年 8 月為止,美國仍然稱冠、中國排第二,接著是日本、英國、德國、印度、南韓、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南韓申請最多 AI 專利的是三星電子,共有 3,188 件。再來是 LG 電子,申請 899 件專利。接著是南韓電子通訊研究院(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 ETRI),申請 865 件專利。(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Many Wonderful Artists CC BY 2.0)
很久沒在台灣有活動的甲骨文(Oracle),這次透過大會宣示仍然健在,並且帶給我們台灣本地的案例,如巨大機械和創業家兄弟,說明甲骨文有提供完整方案、解決企業面臨的數位轉型挑戰。而甲骨文的強項資料庫也有新產品,引入 AI 提升效能,以及改進軟體授權方案,方便用一紙合約,訂購多樣 PaaS 產品。面對未來企業挑戰,甲骨文還預告即將推出針對 AI 和區塊鏈的服務。 要上櫃加速財報的處理速度,創業家兄弟導入甲骨文方案 創業家兄弟共同創辦人郭家齊在甲骨文大會訴說創業家兄弟面臨的問題,在有限 IT 能量下,必須改進財務系統,能更快處理財報,才能符合上櫃的要求。這時候採用成熟的甲骨文方案,是最好的選擇。即便已被外界視為數位原生公司,照道理沒什麼數位轉型的問題,但既有系統不能滿足當下公司的需求,就必須改變。郭總坦言曾用過國內業者的產品,但試用一段時間發現不能滿足需求,因而向甲骨文求助。在甲骨文的助力下,創業家兄弟能夠專注在本業的 IT 維運上面,給消費者更好的線上顧問體驗。 ▲ 創業家兄弟創辦人,郭家齊總經理。 郭總說他們人力有限,非核心業務且市場有成熟方案的話,會採用而不是自行開發,簡省寶貴的人力。內部工作人員透過 API 串接不同系統,確保不同家方案的組合運作無礙。 捷安特的換腦工作辛苦但值得 相比創業家兄弟是局部引進新的 IT 架構,只是處理財務系統,單車品牌捷安特背後的巨大機械則是從頭到尾。巨大機械行銷長劉素娟說他們有高層要公司數位轉型,儘管沒有設定預算,但一開始對於要如何達成目標的細節未必清楚。與不少完全網路公司比較,捷安特腳踏車的顧客互動大都在門市進行,需要大量人與人的接觸。 ▲ 巨大機械行銷長劉素娟。 在推行數位轉型的過程,由劉行銷長領軍,捷安特成立虛擬的數位化部門,過程中不是沒人。捷安特並且請來專家上課,讓公司上下感受到數位轉型的好處,潛移默化從改變公司人員腦中想法推行,心中有數位,改進各部門的既有流程,最終運用數位化工具來革新業務。 在會場裡捷安特攤位,我們看到捷安特引入 App,不只記錄運動平台,還有社群的分享功能,賣車完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體驗,藉由 App 擴張整個騎車體驗。 ▲ 甲骨文的產品相當齊全,能滿足不少公司各式各樣需求。(Source:科技新報攝) 甲骨文產品線齊全,並且迎戰 AI、區塊鏈的未來挑戰 Oracle自動化雲端資料庫(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Cloud),為最受各界注目的新一代明星商品,特別採用開創性機器學習技術,實現了全面自動化,企業無需額外人力維運、更新或人工調整,即能讓資料庫實現自主驅動、自主調整、自主修復的目標。由於技術採用機器學習,此資料庫讓客戶輕鬆地以更低的管理成本配置並操作資料,全面提升企業效率。 ▲ 甲骨文亞太區雲端業務總監 Jason Tsang。(Source:科技新報攝) 甲骨文為了既有客戶,推出「自行採購授權方案」採靈活的業務策略,推出自行採購授權方案(Bring Your Own License...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日前 Google 在北京成立了人工智慧 (AI) 實驗室之後,目的就在於延攬中國技術人才,加強在中國這個業務規模有限市場的影響力。這是 Google 針對中國市場採取的一系列舉措中的最新一項,被一些市場人士視為這是重回中國市場的事前布局。報導指出,對 Google 在中國成立 AI 中心,Google 對此表示,該中心未來將為工程師進行基礎研究提供服務,目的是在這個全球競爭激烈的領域吸引中國頂尖人才。而這樣的舉動,被市場人士視為 Google 實施的一系列舉措中的最新一項,顯示 Google 正在努力回歸中國這個龐大,但又難以捉摸的消費者市場。報導中進一步指出,自 2010 年以來,Google 的搜尋引擎一直無法在中國使用。這也限制了 Google 在中國提供雲端運算與其他服務、新款智慧型手機以及和個人數位助理的發展。而且,在此同時,科技產業的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根據人力銀行 Paysa 所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2017 年 4 月至 9 月,美國公司在招募 AI 人才上花費了 13.5 億美元。其中,Google 是這一領域的排名第 4,屈居亞馬遜公司、微軟公司以及蘋果公司之後。此期間 Google 總計延攬了 142 名 AI 工程師,在 AI 人才上投資 3,360 萬美元。對於 Google 在 AI 產業上的積極布局,事實上在 2017 年 9 月份,Google 為中國製定的 AI 計畫初就有跡象顯示。當時,Google...
歐洲國家掌握工業革命,主窄世界政經版圖長達幾個世紀,現在網路革命被視為百年難得一次資源重新分配的機會,因此中國在過去一個半世紀被列強親門踏戶之後,這次要從網路築起高牆,扳回一城,人工智慧 (AI) 人才往哪裡去成輸贏關鍵,騰訊發布報告指出,現在全世界只有 30 萬名 AI 研究人員與從業人員,缺口達數百萬名。The Verge 報導,全世界的科技巨頭經常抱怨找不到 AI 工程師,這種需求已經把薪水推到荒謬的高度,紐約時報曾經揭露,只有幾年經驗的人每年的基本收入可達 30 萬到 50 萬美元之間,頂尖職位可以達到數百萬美元。一個獨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表示,全世界只有 1 萬人有資格引導新 AI 計畫。騰訊的「2017 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白皮書」指出,關鍵在教育,認為現在 30 萬人當中已經有 20 萬人任職於各種產業,不只是科技,而另外 10 萬名仍然在學。雖然近年就讀機器學習與 AI 相關課程的人愈來愈多,包括線上課程也是,但個人完成學業的時間往往緩不濟急。騰訊估計,全球共有 367 所具有人工智慧研究方向的學校,其中美國擁有 168 所,占全球的45.7%,加拿大、中國、印度、英國位於第二梯隊。除了人才之外,該報告還預測全球 AI 發展與部署競爭力評比,最近在美國科技界是個熱門議題,許多科技巨頭擔心美國 AI 競爭力不如中國。騰訊認為現在 AI 主導國家是美國、中國、日本、英國,值得注意的還有以色列與加拿大,加拿大是因為有很強的教育背景,也因此吸引眾多大型公司在當地設立研發中心,而英國在人工智慧道德標準及政府監管研究領域一直表現積極,2017 年 10 月 15 日英國政府發布報告「在英國發展人工智慧」,目標是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適合發展和部署人工智慧的國家。日本則是機器人技術領先,提出超智慧社會 5.0。在人工智慧相關新創公司方面,騰訊估計全球有 2,600 家新創,美國有 1 千家,中國有將近 600 家,該報告並無預言誰會是最後勝出者,但強調中國政府將 AI 設定為 2030 年讓中國成為世界領導者的重點戰略,將有機會實現。 Tencent...
日本有遍布全國的自動販賣機,在銷售自動化方面,不管哪國人大概都會認為首屈一指的就是高科技的日本。然而日本實際上卻有「自動販賣機問題」──拆掉光鮮亮麗的外殼,令人難以想像的,裡面用的是落後時代的低科技。雖然日本在機器人、工廠自動化、感測器方面領先競爭對手,但銀行和保險公司在使用資訊技術方面相當落後。只要日本三分之一的消費者──65 歲以上的消費者不抱怨,金融數位化落後的狀況還可以改善,但日本政府官員警告工業界的發展已經與美國、德國、中國、南韓有相當落差了。「日本工業經濟的規模和範圍使它有不只一種類型的競爭者:在自動駕駛的領域,對手是德國和美國矽谷;在物聯網 IoT 機器方面,對手是中國。」日本經濟產業省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自動販賣機大軍可能是讓人不太開心的一個例子。日本 490 萬台自動販賣機中,有 250 萬台銷售飲料。該產業的商業協會表示,如果這些機器連結網路,就可以獲得大數據資訊來分析消費者在選擇、價格、衝動之間的交互作用;然而日本最大的販賣機生產商富士電機表示,其中只有 100 台能連網。該公司表示:「關於物聯網,我們仍在發展客戶的階段。」即使政府說進化必須更快, 然而,「日本在虛擬資料、雲端和相關服務方面落後。在日本,沒有像 Google 、Apple、Amazon、Netflix 這類的公司。」經產省主任 Takashi Kono 說。政府對「趕上」(catch-up )運動的支持是安倍經濟學的一個關鍵因素,即安倍晉三首相於 2013 年發起的經濟復興計畫。計畫清單上,金融技術排名在很高順位,但最高的是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東京政府一項措施是對新創企業的投資,讓研發人員能開發用於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昂貴半導體。迎頭趕上而日本的物聯網領域近期終於向前邁進了一步。今年 8 月,日本三大手機電信營運商 NTT DoCoMo、SoftBank、KDDI 宣布,將為國內公司企業提供業務用物聯網服務的骨幹線路,加上金融業的數位金流,這樣前述那些販賣機終於有了配套,可以轉向物聯網科技,甚至是新一代無人商店。 而消費電子公司也不甘寂寞,夏普、松下、三菱電機在 10 月的 Ceatec 2017 展售會紛紛展示物聯網家用空調、烤箱、浴缸等。工程機械製造公司小松組等也認識到,他們的設備必須有物聯網功能,才能與中國和美國的對手競爭。例如說,小松已經監控其設備,以便在不斷變化的施工環境中,向客戶提供關於工地周圍的最佳行駛路線。AI 部分,10 月時,日本 IT 服務集團 NS Solutions 在母公司新日鐵住金營運的一間廠房成立 AI 開發中心,而 26 年前,他們可是日本第一間安裝 AI 設備的公司。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 )的分析師 Chikai Tanaka 表示,重點將放在使用機器學習的預測模型,與分析工廠作業員使用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技術的 IoT 與智慧機器的狀況。Tanaka 說:「客戶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很強勁,但我們認為單單提供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很難賺錢。」他指出,這可能是日本公司對投資裹足不前的理由。很難擺脫日本現況落後的事實,畢竟美國已經有工業物聯網聯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 )、德國有工業...
2017 年 12 月13 日,一年一度的 Google 中國開發者大會在上海舉行。Google AI 中國中心成立這次 Google 中國開發者大會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出生於中國的 Google Cloud 華人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宣布,Google AI 中國中心正式成立。從 2017 年初加入 Google 開始,李飛飛就與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和 Google Cloud CEO Diane Greene 等高層進行討論,並得到 Google 大中華區的支援。實際上,Google AI 中國中心是公司級的戰略。Google AI 中國中心從北京開始,由李飛飛和李佳共同領導;這一中心的重點是基礎 AI 研究。而根據後續了解,這裡所說的基礎 AI 研究包括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語言、圖像、電腦視覺等基礎領域。在深度學習方面,Google 中國方面表示,Google 一直在積極探索從軟體和硬體的角度加速機器學習;而中國主要從演算法和模型的角度來加快訓練;而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將知識結合進來,實現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此外,Google 甚至提出一個 Meta Learning(元學習)的概念。強化學習方面,則從 AlphaZero 出發來進行強化學習的相關任務;語言方面,更專注於翻譯和人機對話。Google AI 中國中心還透露了一些研究員招募相關的工作,招募的職位有研究科學家、機器學習軟體工程師和學生合作研究員(實習)。這些職位都位於北京,不過應聘者還需要去美國總部面試。另外,在現場,Google Cloud 人工智慧部門負責人李佳博士​​做了一個關於 AI Journey 的演講,內容主題是將想法變成解決方案的過程,這是李佳博士第一次使用中文演講。在演講中,李佳博士的核心觀點是,要想透過...
12 月 14 日晚,吳恩達通過部落格平台 Medium 發表一篇文章,宣布了自己成立的最新公司 Landing.ai。他將新公司的任務定義為「幫助企業在 AI 時代實現轉型。從製造業開始」。 Announcing my new company! Landing.ai will help companies transform for the AI era. We’re starting with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ttps://t.co/QlTLJQwOkL — Andrew Ng (@AndrewYNg) 2017年12月14日吳恩達在公開文章表示,自己在領導 Google Brain 和百度 AI 部門時,親身體驗到現代 AI 對網路商業和用戶帶來的好處。「現在,我們不僅要打造一個 AI 驅動的 IT 產業,還要建立起 AI 驅動的社會」,他寫道。所謂 AI 驅動的社會,是指我們的各種物理需求(相較於網路的虛擬經濟而言)透過 AI 實現更好的滿足。簡而言之,他希望 AI 能改變人類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讓人們從重複性勞動的精神苦役中解脫。AI 規劃師比 AI...
Google AI 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致力於尋找系外行星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合作立功,從龐大的數據庫中分析找出 2 顆漏網之「星」,其中名為 Kepler-90i 的行星很特別,它的出現讓 Kepler-90 恆星系統脫胎換骨成一個「迷你太陽系」。NASA 在 12 月 9 日便搶先釋出讓人心癢難耐的風聲,與 Google AI 合作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有了全新發現,國外媒體這段時間一直在熱烈猜測 NASA 是否找到了外星生命。謎底直到 14 日的記者會上才公布,雖然不是發現外星生命,但也是個不小的驚喜,Google AI 從太空望遠鏡過去的數據中計算、發現以前被遺漏觀測的 2 顆系外行星:「Kepler-90i」和「 Kepler-80g」。Kepler-90i 是顆炎熱的岩石行星,公轉週期 14.4 天,圍繞著母恆星 Kepler-90 運轉,從第一顆行星數過來排行老三。▲ Kepler-90 系統行星軌道圖(左)和太陽系行星軌道圖(右)的比較,兩者軌道極為相近。(Source:NASA)Kepler-90 是顆和太陽一樣的 G 型主序星,距離地球 2,545 光年,過去天文學家以為這顆恆星只攜帶 7 顆行星,其實 Kepler-90i 一直都在,只是發出的亮度變化訊號太微弱,以至於就算曾經被望遠鏡觀測到,科學家們也自動忽略它,直到 Google AI 的投入讓它重見天日,正式亮相。如此一來,Kepler-90 恆星不只像太陽,也和太陽系一樣擁有 8 大行星,NASA 天文學家 Andrew...
Google 12 日在 Android 平台上發表 AI 影像處理應用程式 Storyboard,該程式能從影片自動挑選出有趣的影格,轉換成特殊風格的單頁連環漫畫。有人說轉出來的風格好像從前知名的《台灣漫畫月刊》的風格,於是筆者就實際下載來檢測看看。可能很多人已經不記得這本刊物了,筆者大概簡介一下。《台灣漫畫月刊》是一本傳奇性的刊物,在 2011 年 7 月 6 日創刊,宗旨為:「刊載完全由台灣自製的作品,並研發最新繪圖技術,積極爭取異業結盟,以成為台灣漫畫產業的驚奇漫畫(Marvel)為目標。」(該刊物 Facebook 專頁截圖存檔)曾經締造許多紀錄: 第一本採用可食用的大豆墨水的雜誌 編輯部所有成員都是台大、清大畢業的高學歷 創刊不久,同年 7 月 15 日就停刊 ▲ 台灣漫畫月刊的封面。然而籌備兩年卻只有營運 10 天,是台灣漫畫史上最短命的漫畫雜誌。該刊物最大特色,是雜誌中 《少年殺無赦》、《補教人生》、《大宇宙戰爭年代誌》3 部作品,運用了該雜誌總編輯藍弋丰自豪的 「擬真新技術畫法」,得以利用軟體量產漫畫。 ▲ 台灣漫畫月刊第一期其中一張畫面,被抓到用照片 PS 處理後生成。然而刊物裡面,實際成像品質不穩定,時好時壞,同角色的臉常常前一頁正常,後一頁就扭曲變形,讀者閱讀自然無法連貫理解,甚至被人發現其中《少年殺無赦》內容及封面用圖抄襲自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靜報》相片藝廊 主題為八家將陣頭的攝影作品。今天不論是否侵權的問題,就技術面來看,總編輯藍弋丰所謂的新技術,可能是運用 Photoshop 影像處理軟體的 script 命令稿,由電腦全自動把選擇的照片調整出特定的繪畫風格。這種自動把照片變成某種特定繪畫風格的技術今日其實已經不罕見了,例如電影《梵谷:星夜之謎》(Loving Vincent )就使用了這樣的技術,把實拍的真人影片畫面,全自動生成能配合手繪油畫動畫的風格,該電影不但有知名度,而且在動畫影史上也將有一定地位。跟台灣漫畫月刊比起來,隔了 6 年當然技術成熟度不在同一檔次,更重要的,不是只有技術就好,必須有真正的美學經營與判斷能力。 ▲ 當年台灣漫畫月刊出刊時,被吐嘈常常作畫崩畫的狀況。而 Google 的...
與蘋果一樣,三星也正在研發一款智慧喇叭,希望能與亞馬遜 Echo 和 Google Home 競爭。三星已將發佈時間定在 2018 上半年。據彭博社報導,三星的智慧喇叭類似蘋果 HomePod,將開發重點放在音質上。蘋果希望 HomePod 憑藉出色的音質打敗其他競爭對手,比如亞馬遜 Echo。▲ Amazon Echo 系列據說三星設備的尺寸介於新款 Echo 和 HomePod 間。還會提供多種不同的配色,包括啞光黑等。沒有螢幕,但會在頂部提供一塊發光區域,用於提供視覺回饋,就像 HomePod 那樣。 ▲ Apple HomePod與其他對手的產品類似,三星的智慧喇叭也可以透過語音助手控制智慧配件,內建 Bixby 語音助手。售價方面,三星正考慮定價在 200 美元左右,比蘋果 HomePod 的 349 美元便宜不少。至於發售日期,相信三星會針對蘋果 HomePod 的發售日期進行調整。蘋果在 11 月宣布 HomePod 延期至 2018 年發售,具體日期未定。(本文由 MacX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