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9 1 月, 2025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亞馬遜(Amazon)29 日宣布,即日起美國、英國及德國地區客戶將可在 Echo、Echo Dot 及 Echo Show 揚聲器裝置上使用「多房」(multi-room)音樂同步串流功能。亞馬遜表示,用戶只需透過 Alexa 應用軟體設定 Echo 裝置群組(例如,給予家中樓下兩台 Echo「樓下」[downstairs]的群組名稱)。在完成設定後,只需說:「Alexa,在樓下播放音樂」即可。上述多房音樂同步串流播放功能目前支援 Amazon Music、TuneIn、iHeartRadio 及 Pandora,未來將增添 Spotify、SiriusXM 的支援服務。亞馬遜同時宣布將在明年初釋出 Alexa 語音服務(AVS)多房音樂軟體開發套件(SDK)。在未來,擁有 3 台 Echo 裝置與兩台獨立 AVS 揚聲器的消費者將可在這 5 台裝置上同步播放音樂。亞馬遜 29 日還宣布與 Sonos、Bose、Sound United 及三星(Samsung)等知名品牌合作,並且自即日起釋出連結揚聲器應用程式介面(API)。韓聯社 27 日報導,LG Electronics Inc. 當日表示,公司將在 9 月 1 日登場的德國柏林消費性電子展(IFA)亞馬遜在 8 月 28 日正式完成購併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Inc)的所有程序。美國部分全食超市店面開始陳列販售 Echo(99.99 美元)、Echo Dot(44.99 美元)智慧揚聲器。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亞馬遜第二季純益(1.97 億美元)創下 7 季以來新低。亞馬遜財務長 Brian...
亞馬遜、微軟 8 月 30 日宣布,Alexa、Cortana 將可在今年稍後相互對談、溝通。使用者可以對 Echo 裝置說:「Alexa,啟動 Cortana。」或者,用戶也可以對 Windows 10 裝置說:「Cortana,開啟 Alexa。」Alexa 用戶將能透過語音指令使用 Cortana 獨特功能,比如預定會議日期或查詢工作行事曆,提醒使用者在回家途中買束花或念出工作電子郵件內容。同樣地,Cortana 用戶可要求 Alexa 控制家中智慧家庭裝置,到 Amazon.com 網站上購物或者使用第三方開發商所打造的逾 2 萬項語音指令技能。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30 日表示,能夠讓 Echo 裝置用戶輕鬆地使用 Cortana 是一件很棒的事。全球前五大企業(以市值計算)當中亞馬遜、微軟 8 月 30 日的股價表現最好,分別收漲 1.42%、1.31%。(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亞馬遜)延伸閱讀: 蘋果願意嗎?亞馬遜:Echo 智慧音響或可支援 Siri 服務 亞馬遜與三星、Bose 合作,Alexa 支援多房音樂播放
透過研究顯示,人類研發的機器也能學到人類看世界的觀點,無論是否有意。對閱讀文本的人工智慧來說,它可能會將「醫生」一詞與男性優先關聯,而非女性,或影像辨識也會更大機率將黑人錯誤分類為大猩猩。2015 年,Google Photos 應用誤把兩名黑人標註為「大猩猩」,當時這錯誤意味著 Google 的機器學習還處於「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狀態。Google 立即對此道歉,並表示將調整演算法,以修復該問題。近日,身為錯誤的責任方,Google 正在嘗試讓大眾了解 AI 如何不經意間永久學到創造它們的人持有的偏見;一方面,這是 Google 對外 PR(公關)的好方式,其次,AI 工程師也可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簡介自己的偏見演算法。在影片中,Google 介紹了 3 種偏見:互動偏差:用戶可透過我們與其互動的方式來偏移演算法。例如,Google 召集一些參與者,讓他們每人畫一只鞋,但多半用戶會選擇畫男鞋,故以這些資料為基礎的系統可能不會知道高跟鞋也是鞋子。潛在偏差:該演算法會將想法和性別、種族、收入等不正確地聯繫。例如,當用戶在 Google Search 搜尋「醫生」時,出現的大多為白人男性。之前 Quarts 發了一則相關新聞,該報導稱,經普林斯頓大學最新研究成果,這些偏見,如將醫生與男性相關聯,將護士與女性關聯,都來自演算法被教授的語言影響。正如一些資料科學家所說:沒有好的資料,演算法也做不出好決策。選擇偏差:據了解,用於訓練演算法的資料量已大大超過全球人口,如果訓練影像辨識的資料僅針對白人進行,那麼得到的資料也只能來自 AI 有限的認定。(Source:Qaurtz)去年 6 月,「青年實驗室」(輝達、微軟等科技巨擘均是該實驗室的合作夥伴和支援者)舉辦了一次 Beauty.ai 網路選美大賽。比賽透過人工智慧分析,徵集了 60 萬條紀錄。演算法參考皺紋、臉部比例、皮膚疙瘩和瑕疵的數量、種族和預測的年齡等因素。最後結果顯示,種族因素比預期發揮更大的作用:在 44 名獲獎者中,其中有 36 人為白人。事實上,關於演算法中含有性別、種族偏見的研究和報導,早已有之。據之前報導,要消除這些偏見,並不容易。正如微軟紐約研究院的進階研究員 Hanna Wallach 所說:只要機器學習的程式是透過社會已存在的資料訓練,那麼只要這個社會有偏見,機器學習就會重現這些偏見。 Google explains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s biased against women and minorities (本文由...
智慧音箱正火熱!除亞馬遜(Amazon)、Google 已推出「Echo」、「Google Home」之外,蘋果(Apple)、LINE 也已分別宣布將推出智慧音箱產品「HomePod」、「WAVE」,日前南韓三星電子也證實正在籌備智慧音箱產品,而最新又有日本大廠宣布搶進,Sony、Panasonic 紛紛於 IFA 正式開幕前於柏林發表智慧音箱產品。日經新聞報導,Sony、Panasonic 紛紛於 8 月 31 日在德國柏林發表搭載人工智慧(AI)的智慧音箱產品,其中 Sony 智慧音箱產品為「LF-S50G」(見首圖)、Panasonic 為「SC-GA10」(下圖),該兩款產品皆採用 Google AI 助理「Google Assistant」。(Source:Panasonic)「LF-S50G」將在 10 月於美國開賣,除主打高音質之外,還能藉由手勢進行操作,美國市場售價為 199 美元;「SC-GA10」有黑色和白色兩種色款可選擇,將在今年冬天於英法德開賣,售價未定。據美國調查公司 Gartner 指出,2021 年智慧音箱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 35.2 億美元,將達 2016 年的 4.9 倍。(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ony)延伸閱讀: 智慧音箱 Vega 沒胎死腹中,三星:準備中或近期亮相
在清醒的狀態下,看著自己「凍」住,無法動、無法說話、無法吞嚥,直到無法呼吸。這是漸凍人症,又稱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或說運動神經元病的發病症狀,人們熟知的當代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就是位「漸凍人」,毛澤東晚年時也罹患該病。目前漸凍人尚無治癒的方法,合適的藥物治療是目前緩解「漸凍人症」病情的唯一手段。美國 FDA 僅批准兩類延緩 ALS 惡化的藥物:一種 1995 年獲得批准;另一種今年才獲批准。與此相對的是,全球每年有 14 萬病人診斷為 ALS。傳統的藥物開發平均要耗費數十年時間、耗資新台幣約 270 多億元,人工智慧或許能帶來轉機。「很多醫生將這種疾病視為醫學領域最嚴重的疾病,對藥物的需求很巨大。」 謝菲爾德翻譯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理查德·米德(Richard Mead)說。目前,他的研究專案已廣泛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這種軟體系統在強大的電腦上執行──它像一名永不疲倦且永不分心的資深研究員般工作。它們分析化學、生物和醫學等巨型資料庫和大量論文,速度遠超過人類,搜尋新的生物學標靶和潛在的藥物。近日,謝菲爾德研究所一項臨床前試驗中,AI 機器篩選出一種候選化合物呈現出好效果──能有效預防運動神經細胞死亡和延緩疾病惡化。理查德·米德打算在今年 12 月醫學會議展示,目前正計劃下一步臨床試驗。在英國,探索 AI 開發 ALS 新型藥物的不僅這家。去年 12 月,巴羅神經科學研究所透過使用 IBM Watson 發現了 5 個與 ALS 相關基因,如果沒有這種機器,研究人員估計這項發現將會耗費幾年時間而不是幾個月。這對 ALS 患者是個天大的好消息,這意味這他們可能接受更好的治療。如果研究人員提供新型藥物,這無疑表示 AI 在藥物開發領域應用有成功的可能性,這也將照亮這個領域的創業公司前景。這些公司的觀點是:AI 不會取代科學家或臨床醫生,但是他們應該用新技術,能比以前快十幾倍的速度發現新藥,還幫他們節省時間和資金。目前,理查德·米德正與 BenevolentAI 合作,後者是英國眾多「獨角獸」之一──市值超過 10 億美元。這領域的其他公司包括蘇格蘭 Exscientia 和美國 Berg、Numerate、twoXAR、Atomwise 和 InSilico Medicine,據悉 InSilico Medicine 近日發表一款專門針對 ALS 藥物的開發平台。「本質上,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發現(標靶與藥效間)新關係,找到治療疾病的新標靶。」GSK 前「藥物獵人」Jackie Hunter 說。現在他是 Benevolent 藥物業務部負責人。傳統的藥物開發依舊是一場「擊中或打偏」遊戲,Hunter...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已經證明是很有用的翻譯工具,但在人們使用語言的變化多元情況下,傾向逐字逐句翻譯的機器仍可能出現嚴重錯誤,Google 負責研究的部門近日發文解釋了這個問題,以及他們找到的解決方案。 Google 自然語言處理部門(NLU)的 Jakob Uszkoreit 表示,目前語言理解任務主要都是透過神經網路進行,其中又以遞歸神經網路(RNNs)為主要核心,像是建立語言模型、機器翻譯和問答都是基於此在發展。但是在語言理解上,機器往往會面臨一些語意的理解問題,像是「bank」同時有銀行、河岸等多種意思,在不同的文法句子中,人們很快就能依據前後文推斷出代表的意義,但逐字翻譯的演算法很有可能犯錯,因為它無法確定哪個意思才是正確的。這種錯誤經常在機器翻譯出現,但如果只為了句子的語義問題就反覆修改神經網路,實在不太有效率,因此 Google 團隊在進行研究後,直接推出一套搭載解決方案的新型翻譯系統「Transformer」。在 Transformer 系統中有設定所謂的「關注機制」(Attention Mechanism),在這個機制設定下,系統會將句子中每個單詞配對比較,來查看其中是否存在任何一個單詞,會以某種關鍵方式產生相互影響,進而理解是「他」還是「她」在說話,又或者「bank」代表河岸還是銀行。有趣的是,在關注機制之下,人們得以一窺翻譯系統的思考邏輯:在 Google 團隊的設定中,Transformer 系統會針對每個「單詞」與「單詞」間的相關性給予評分,因此你可以看到哪些它認為是相關的,哪些又認為是無關緊要。在 Google 團隊的測試中,Transformer 系統不論在「英文→德文」或是「英文→法文」的翻譯中,在 BLEU 評價都勝過應用 RNN 和卷積神經網路(CNN)的翻譯系統。其實不僅 Google,翻譯公司 DeepL 也正在開發類似的關注機制,聯合創始人 Gereon Frahling 甚至認為,他們的版本將比 Google 的系統更好。只是在翻譯上,機器可能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畢竟語言總是有一些意義不明確的詞,像是英文的它(it),可以是街道、動物或許多事物,人的大腦會自動分辨並理解,但機器就還是需要「補習」了。 Google’s Transformer solves a tricky problem in machine translation Transformer: A Novel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延伸閱讀: AI 演算法為什麼會有性別歧視?Google 有解釋了 離線也能重播經驗學習,DeepMind 讓...
隨著華為旗艦機型 Mate 10 即將發表,科技媒體紛紛爆料,華為 Mate 10 將首次在智慧手機歷史上,搭載一顆人工智慧晶片。其實早在華為半年業績發表會上,華為余承東就透露,預計將在今年秋季推出人工智慧晶片,而根據目前最新的消息,這顆人工智慧晶片極有可能就是搭載在麒麟 970 之中的寒武紀晶片。當然,目前 Mate 10 的最終規格還沒發表,得期待 10 月 16 日的慕尼黑發表會,上述消息僅是我們的合理猜測。如果屬實,意味著 Mate 10 將成為全球首款具備人工智慧晶片機型,這將為業界帶來怎樣的衝擊?畢竟智慧手機自賈伯斯後,再無革命性進步。這無疑是一個有趣又重要的問題,本文接下來將看看寒武紀晶片的前世今生,實際上這顆晶片更精確地說,是一款深度網路加速晶片,本身並無夢幻的 AI 技能,而加速功能,究竟能在何種場景帶來逆天的變化?寒武紀晶片是何方神聖?根據目前最新消息,麒麟 970 極有可能透過 IP 授權方式搭載寒武紀人工智慧晶片,這裡先解釋一下 IP 授權概念。目前無論高通驍龍還海思麒麟,都不是嚴格意義的純 CPU 晶片,而是一塊 SoC(System-on-chip)晶片。所謂 SoC 即晶片上集成若干不同的功能模組。以高通驍龍 801 為例,801 除了四核 Krait 400 CPU 外,還集成 Adreno 330 GPU、Snapdragon Camera 相機圖像訊號處理器、藍牙、GPS、Wi-Fi 及影音編碼等模組,上面每個模組通常都是 SoC 廠商上游技術提供商,透過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提供授權,當然這樣做的好處是技術提供商可專注於 IP 方案設計,晶片封裝工作可交由高通等 SoC 商負責,這樣雙方揚長避短,共同加速晶片的上市及更新速度。麒麟 970 搭載的寒武紀...
人工智慧(AI)將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改變,但並非所有人都對此抱持樂觀看法,除了馬斯克(Elon Musk)、霍金(Hawking)這些科技大老外,俄羅斯總統最近也少見的提出他對 AI 的憂慮。在近日一場學生演講中,普丁(Putin)特別談到 AI 近期的發展。普丁認為,這項技術的崛起讓難以預測的機會和威脅提高,一旦有人在 AI 領域獲得突破發展並成為業界領導者,同時也將成為這個世界的統治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普丁承諾俄羅斯將和其他國家分享關於 AI 的知識,「如果有人獲得壟斷地位,情況將會變得十分嚴峻。」普丁認為,隨著 AI 技術持續發展,未來的戰爭型態也會有所改變,屆時 AI 控制的無人機將成為國家之間的戰爭代理工具,「當一方無人機被另一方摧毀,除了投降之外別無選擇。」俄羅斯在自主武器方面的研究一直非常積極,像是無人機、機器人或是導彈,這些武器都具備選擇目標並開火的能力。從美國軍方披露的文件也可看出類似戰略,無人機正計畫運用在進行實時情報蒐集和空中支援的任務。QUARTZ 報導指出,除了 AI 可能改變未來的戰爭型態,俄羅斯似乎也打算開始涉獵一些 AI 主流研究領域。近期俄羅斯就有一家價值 1 億美元(約台幣 30.1 億元)的私人創投基金成立,以全球發展 AI 的新創公司為主要投資目標,最初的兩個投資分別是研發衛星圖像分析和增強實境(AR)的新創企業。 Vladimir Putin believ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uld lead to global monopolies and drone wars (首圖來源:Flickr/Global Panorama CC BY 2.0)延伸閱讀: 俄羅斯派出手榴彈無人機!一機炸毀 10 億美元烏克蘭彈藥庫 台北航太展再次宣示政府國艦國機國造決心,無人機偵測與反無人機系統方案越來越多
就在台灣微軟與台北醫學大學(北醫)宣布啟動 AI 人才培育同時,行政院傳來現任院長林全請辭,內閣也將總辭的消息。這讓代表北醫參加活動的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諮詢委員,也是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好不尷尬地指出,「今天請別問我林全的事!」雖然已離開政界,但張善政仍關心政策規畫,針對行政院日前拍板的「我國 AI 科研戰略」編列 5 年 160 億元預算,執行 AI 五大策略,張善政直言,經費必須要花更多比例在人才培育。張善政強調,雖然留住人才是一個老議題,但關鍵在於怎麼做。因為人才不能綁住,而是必須藉由塑造良好環境讓人才願意留下來。這就跟發展 AI 產業一樣,首先政府要塑造好環境。張善政直言,現在不能像過去台灣做硬體的思維,而要考量應用與軟體。就像自家車應用,張善政認為台灣絕對是自駕車收集資料的好實驗場所。「政府應該去找特斯拉談,也就是當特斯拉未來要將自駕車賣到東南亞地區,必須有各項混雜交通測試的數據時,台灣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測試與應用發展場所,這樣的數據在歐美國家絕對測試不了。」張善政說。而這個方向,就是台灣發展 AI 的機會。此外,要如何將過去硬體強項,與 AI 軟體應用、人才相互結合,創造最大的商機,張善政指出,其實物聯網就是一個好例子。藉硬體感測器取得數據,經過 AI 分析後出現新應用,這是台灣可以發展的方向。除了智慧生產,擁有龐大健保數據庫的智慧醫療,也會是一個方向。藉由各種智慧照顧硬體,讓病人狀況隨時被了解,進一步施行醫療措施,甚至將健保資料庫數據,透過 AI 分析為其他應用,這套模式還可出售給其他國家,這也是軟硬體整合最好的方向。不過,張善政也認為做到這些之前,最重要的是法令支不支持。張善政舉例說明,近年來每年公家機關總有民眾拾獲大量手機卻無人認領,但基於個資法,相關機關無法透過手機裡的資訊,幫遺失的手機找到主人,每年就有數千支手機被銷毀。法令不是固定的,也非立法後就 20 年不去修它,關乎科技的法令更是不可行,而必須歸動式的修整,使其與時俱進。針對個資法修正,是政府首先該做的事情之一。最後,有部分人認為,中國市場每年針對 AI 人工智慧融資金額龐大,許多大型網路科技公司都已跑在前面,台灣應該沒有機會了。張善政表示,中國市場大,網路收集資訊速度快,所以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經營模式。台灣市場小,要收集 AI 相關資訊相對速度慢,這比較本來就不公平。且台灣可發展獨特、小而美的部分。例如在醫療、交通等項目都是台灣的強項,這些中國不見得適合。加上,中國融資多,失敗的也很多,所以不一定要比較。(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南華早報 9 月 4 日報導,LinkedIn 網站資料顯示,Google 自今年 5 月起就開始在北京招攬研究科學家、機器學習技術的技術主管和軟體工程師。此外,Google 自 6 月起開始延攬雲端機器學習產品經理。IDC 預估,全球認知、人工智慧(AI)支出將自今年的 125 億美元升至 2020 年的逾 460 億美元。麥肯錫日前指出,中國 AI 應用市場年增率將高達 50%,遠勝全球的 20% 年增率。CNBC 9 月 1 日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在全面擁抱 AI 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人才、數據以及基礎建設這三大要素,目前僅缺乏電腦運算能力。高盛預期中國將在 2020 年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屆時世界將有 20-25% 的數位資訊出自這個國家。高盛表示,百度、阿里巴巴以及騰訊(這 3 家公司簡稱:BAT)將會是中國發展 AI 的早期受惠者。高盛點名美團點評(Meituan-Dianping)、滴滴出行(Didi Chuxing)、科大訊飛(iFLYTek)、海康威視(Hikvision)、出門問問(Mobvoi Inc.)、商湯科技(SenseTime)、大疆創新(DJI)及優必選(UBTECH)為中國值得關注的 AI 企業。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引述《解放日報》報導,上海經信委將在今年 10 月聯合各委辦出台一個針對人工智慧在上海發展的意見「AI@SH」,將從人工智慧在上海的應用驅動、產業集聚、科研體系的成立和人工智慧生態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具體實施意見。中國國務院 7 月 20 日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畫」時指出,中國在 AI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國際科技論文發表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不過,中國 AI 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創成果,在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以及關鍵設備、高階晶片、重大產品與系統、基礎材料、元器件、軟體與接口等方面差距較大;科研機構和企業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產業鏈,缺乏系統的超前研發布局;AI 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本文由 MoneyDJ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