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 Google X 進行的研究五花八門,其中專攻醫療科技的生命科學團隊(Life Sciences Team)已成立數年,但相對之下顯得沒沒無聞,2015 年 3 月 27 日,Google 宣布生命科學團隊將與醫藥及保健用品大廠嬌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手術器材廠 Ethicon 攜手合作,進軍開刀房,開發更先進的微創手術用系統。
諾華(Novatis)於 2014 年為了瘦身,將流感疫苗以外的疫苗部門賣給英國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結果造福了英國國民,2015 年 3 月,英國政府宣布,英國嬰兒將可全面施打原為諾華所有、現為葛蘭素所有的 Bexsero B 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施打 B 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的國家。
你看上去的年齡是你的實際年齡嗎?很快就會有一個 App 來告訴你。中國的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韓敬東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具有首創性,利用 3D 面部圖像預測生理年齡,從而判斷個體衰老程度的快慢。」
報告原文來自 StarUp Health,是一家專注於行動醫療的加速器,為創業公司提供一系列指導服務 Academy,包括提供行業深度分析報告、業務完善建議、活動組織和所謂「transformer」的貼身服務,合作對象有 Google。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環境中很常見的菌種,大約有三分之一人口身上都帶有它,平時是正常菌叢,一旦有機會入侵,就會造成各種化膿性炎症,在抗生素發明後,一度不構成威脅,然而,隨著抗生素濫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許多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甚至同時對多種抗生素有抗藥性,也就是所謂的多重抗藥性菌株 MRSA(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成為醫療上的重大危機,不過,一本超過千年之久歷史的老古董醫書上記載的藥方,竟然能有效對付它。
現代的我們享受著科技的果實,然而,世界上仍有許多角落礙於資源的有限、地處偏遠,甚至連最基本乾淨的水源、較好的醫療照護都不可得,當尖端科技難以進入這些地區,或因缺乏電力而無用武之地,有些小發明卻也因此因應而生,國外科技部落格網站 Mashable 整理了七項小發明,在偏遠地區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甚至拯救生命。
多角化經營已成為鴻海集團擴張事業版圖、分散風險的重要路徑,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鴻海旗下富智康積極朝醫療設備領域方面發展,擬與美國放射治療設備商瓦里安(Varian Medical Systems)結盟進軍中國市場。
曾看過《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的小說或電影嗎?這由瑪麗‧雪萊創造出西方世界裡最有名的怪物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瘋狂科學家從墳場中挖出屍塊,精挑細選之後拼成人型,再透過電擊讓它復活,就是希望能靠自己的力量打造出一個全然完美的新人類。
各大藥廠在抗癌領域均積極研發免疫療法,顧名思義,也就是透過強化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的能力,來對抗癌症。 2014 年 9 月,默克藥廠(Merck)抗 PD-1 免疫療法新藥 Keytruda 獲美國 FDA 核准,2015 年 4 月 19 日,於費城舉行的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大會上,默克再發表以 Keytruda 治療 3 種癌症的研究成果。
羨幕電影《鋼鐵人》裡東尼史塔克能和漂浮在空氣中的影像互動嗎?不僅看見栩栩如生、三維空間的立體成像,還能觸碰、指揮、比手畫腳一番。現在拜科技發達所賜,你能和鋼鐵人比酷炫,而且掌握在股掌之間的可不是機器或操作系統,而是活生生的心臟影像,甚至還能透視母體裡的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