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7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想讓坐輪椅的人能更自由的活動,通常有兩種方案:一是增加殘疾人通道,二是製造更高階的輪椅。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學生團隊選擇了後者,他們最近研製出一款可自行上下樓梯的輪椅 Scalevo wheelchair。
台灣每年器官捐贈者僅約兩百人,仍有超過八千人在等候適合自己的器官出現,供需嚴重失衡。 有了 3D 列印,內臟、皮膚都可以一鍵搞定,想換哪裡就印哪裡嗎?
月初比爾蓋茲在 gatesnote 上發表了一篇討論增資醫療的文章,提到了投資決策與目標設定,雖然慈善投資與風險投資是兩條設定,但我想,也很值得品讀一下吧。以下為他的文章:
從家具到建築維修,樂高積木強大的用途一次次突破人類的想像。如今,一名設計師還利用這些小塑膠塊發明出更新奇的應用。
瘧疾仍是人類最大的威脅之一,2013 年有 58.4 萬人死於瘧疾,為此,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推動各種對抗瘧疾的辦法不遺餘力,比爾與美琳達蓋茲基金會投注 2 億美元資助慈善機構 PATH 的瘧疾疫苗研究所,而合作的大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則投入 3.65 億美元研究經費,30 年的研究終於大功告成,如今人類首支瘧疾疫苗 Mosquirix 通過歐洲藥品管理局核准,接下來將接受世界衛生組織與各瘧疾疫區國家的審核。
美國生技製藥投資熱潮正盛,2015 年第二季總共有 126 件生技製藥新創事業投資案,總金額達 23 億美元,件數雖與前一季相當,但金額大增 32%,也是 1995 年有紀錄以來生技製藥風險創投投資額最高的一季,以這樣的勢頭,2015 年可望輕鬆突破 2014 年全年的 60 億美元規模,這也不禁讓人居高思危,到底這是理性的投資,還是過熱的泡沫化前兆?
全自動驗光儀是笨重且昂貴的醫療設備。現在,初創公司 Smart Vision 實驗室提供了一個便攜、低價的替代品。透過一款名為 SVOne 的 iPhone 配件,驗光師和眼科醫生可以對全球各地的病人進行檢測,並且線上管理他們的檔案。
3D 列印急於找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而醫藥領域由於個人之間的差異,一向是最可能應用 3D 列印的方向,3D 列印不僅便於產生不同形狀特性的藥丸以測試藥物動力學,在不遠的未來,藥業可能會發展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直接宅配藥粉包給病人,病人將藥粉包裝上特製的 3D 列印機,機器依照處方列印出今天適合病人病況的藥丸。不過,這些綺麗的美好想像,一旦要實際應用,都得經過各國相關醫藥管理單位核准。如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首款 3D 列印藥物,我們可能朝著 3D 列印藥物時代又更接近了一步。
俗話說,人類有共通的敵人時就能真正的團結,這句話或許正好反映在對抗伊波拉疫情中,近日多國聯手開發的伊波拉疫苗,傳出成功率 100% 的好消息,專家們認為這將會翻轉伊波拉疫情的局面。
如果提到非洲,你會先想到甚麼呢?非洲大陸長久以來給我們的印象,不外乎是人道救援組織匯聚地就是流行病毒發源的地區。導致我們對這塊土地的看法只有「不文明、未開化」這六個字,但實際上非洲目前正有一群熱血的年輕人,於 2013 年成立 mPharma 科技公司,來解決自己國家面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