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7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一個輪椅上的年輕人想要上公車,雖然他極力表現的能夠靠一個人的能力上車,無奈他強壯的雙手也不能彌補有缺陷的雙腿。最後,在一車乘客通力合作和司機大哥的耐心等待下,他最終成功上了公車。在感慨人與人的互幫互助之餘,也陷入了一個思考:現在,幾乎社會的每行每業都受惠於新科技出現和發展,但為什麼總感覺這些新技術的出現與肢體有恙等特殊人群是絕緣的?
美國 Isis 藥廠因為與伊斯蘭國(ISIS)同名的巧合而聞名,另一個出名事蹟是「冰桶挑戰」曾經讓它股價大漲,因為冰桶挑戰想要幫助的漸凍人,也就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正是 Isis 藥廠研究的領域之一。在醫藥界,Isis 藥廠以研發反股(Anti-Sense)RNA 基因療法聞名,各大藥廠相繼與之合作,包括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2015 年 8 月,阿斯特捷利康再度加碼 6,500 萬美元。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2014 年的報告,全球糖尿病人口約 3 億 8,670 萬人(罹病率 8.3%),龐大的人口數足以組成世界第三大國,然而這龐大的數字即代表著機會,促使學者及工程師致力挖掘未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s),然而醫療科技發展至此,對於糖尿病控制有什麼樣的新突破呢?
Google 生命科學部門(現已是 Alphabet 旗下的一家獨立公司)一直在展開多個項目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幫助。最近它和一家即時血糖水平監測系統的生產商——DexCom 合作打造一個繃帶般大的、連接雲端的傳感器,以幫助人們監測血糖水平。DexCom 負責開發傳感器,生命科學部門負責處理微型化工作。
你能想像一位爸爸的愛,不僅催生出新的醫療儀器,並可能從此改變糖尿病的治療模式嗎?
加拿大藥廠范立恩(Valeant)近年來積極購併策略擴大規模,不過好的購併對象越來越少,購併難度也越來越高,范立恩與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惡意購併肉毒桿菌素保妥適(Botox)製造商愛力根(Allergan),卻鎩羽而歸,不過范立恩仍然虎視眈眈地繼續其他購併行動,如今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通過暱稱為「女性威而鋼」的新藥 Addyi,范立恩即刻出手,斥資 10 億美元買下製藥商萌芽製藥(Sprout Pharmaceuticals)。
科學界又有新突破,這一次,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在實驗室中成功培養出人類的大腦,不過,他們的研究也引發不少倫理爭議。
Google 聯合創辦人、現任 Alphabet 集團總裁 Sergey Brin 21 日於個人 Google+ 帳號公布,當 Google 現有品牌和人事進行組織重整後,在 Google X 實驗室底下研發 3 年之久的智慧隱形眼鏡已經準備好從實驗階段畢業,研發團隊也獨立成為 Alphabet 旗下的全新公司來繼續發展。
近幾年生物醫學蓬勃發展,讓許多人期盼有一天科學家可以改變人類基因,達到治療疾病或延長壽命的目的,但其實要改變生物原有的基因不是容易的事。首先我們得找到需要修改的基因,但是人類染色體含有 30 億個鹼基,要從中找到某個特定鹼基來進行修改,比去中國找一個只知道名字卻不知道下落的人還難上加難。
虛擬實境現在越來越紅,可是一直有三個問題困擾著它的推廣,首當其衝的是形象問題,戴著個大頭盔手舞足蹈的樣子很容易給人留下一種揮之不去的笨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