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業翻炒藥物投資風氣,也就是買下老藥所屬藥廠,或是買下藥物權利後,將藥物大幅漲價以實現獲利,這樣的手法,在圖靈製藥(Turing Pharmaceuticals)買下弓形蟲症用藥達拉匹林(Daraprim)並從 13.5 美元暴漲到 750 美元之後,遭到輿論嚴厲抨擊,圖靈製藥引起的風波尚未平息,另一家藥廠 Mallinckrodt 翻炒止痛藥 Ofirmev 似乎也踢到鐵板,營收增加遠不如預期。
繼行動網路、O2O 和虛擬實境技術之後,生物醫藥技術成為投資人下一波關注的重點。FierceBiotech 網站已於日前評出了全球最值得關注的 15 家生物醫藥科技公司,一起來看看你知道幾家,它們的共同特點在於:大部份都是成立於 2010 年以後的新興公司,同時都拿到了金額不等的風投。
幹細胞相關療法由於幹細胞來源問題爭議,因而發展速度受到相當的阻礙,不過 2016 年 1 月起,將開始一項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而且還是將胎兒幹細胞用在胎兒身上。
加拿大專業製藥公司 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Inc.驚傳浮報營收,21 日慘遭禿鷹狙擊,股價一度狂瀉近 40%,讓美國與日本同業膽戰心驚。
根據 Medical News Today 的統計結果,若以一年為單位,在美國,肥胖症造成了超過 3 萬多人的死亡。除此之外,大約 234,000 人死於糖尿病,其患者更佔了美國總人口數的 9%。更可怕的是,至少有 760 萬人死於癌症。科學家和醫生們無不積極研究各種治療方式,期望挽救每一條珍貴的生命。而在 2015 年 10 月,由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發表一項新研究,藉由了解果糖轉運蛋白 GLUT5 是如何運用原子層級的機制,傳輸果糖到血夜中,並期望由此,讓未來在有關醣類攝取的疾病治療能有更重大的突破。
近年來研發市場中最熱門的題目,莫過於穿戴式裝置了,但要在許多競爭者中突破重圍,吸引消費者的青睞,產品必須具備什麼價值?或者,是否聚焦在特定族群上呢?一支南韓新創團隊 Dot,正開發世界第一款盲文智慧型手錶(Braille SmartWatch),企圖切入一個全新的市場,希望藉由科技讓視覺障礙者體驗隨時收發簡訊、電子郵件,並且享受行動裝置帶給生活的便利。
憑藉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目前以色列許多健康科技創業公司,正前所未有地吸引海外醫藥行業巨頭。據瞭解,人口高齡化問題刺激全球對創新醫療方案的需求,以色列健康科技的發展因此受到推動。鑒於生命科學的研究佔據以色列科學研究領域的 50%,以色列這個國家儼然成為了全球醫療衛生創新中心及投資者的目標。
今天最重要的新聞之一,就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部門宣稱香腸、培根、臘肉等加工肉類容易致癌,該研究甚至連紅肉也無法避免,認為攝取的紅肉過多也將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
圖靈製藥(Turing Pharmaceuticals)買下弓形蟲症用藥達拉匹林(Daraprim)並從 13.5 美元暴漲到 750 美元後,遭到輿論嚴厲抨擊,創辦人暨執行長馬丁(Martin Shkreli)在輿論壓力下先口頭答應會降價,但馬丁顯然打算食言而肥,不僅零售通路上價格文風不動,馬丁接受福斯商業電視網專訪時,還侃侃而談為漲價辯護,看來是一點都沒有悔改之意,不過競爭對手已經出手,以低價爭奪市場。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一句藥廠「坑錢」(price gouging),就讓最能代表生技業表現的美國那斯達克生技類股指數(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簡稱 NBI)自 9 月 18 日起一路滾落到 9 月 29 日,期間跌幅多達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