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3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太陽能加上能源儲存的分散式獨立供電系統,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無電網的偏遠地區,為貧困鄉民帶來了照明、手機充電,但在緬甸,分散式能源不只是帶來光明,還能直接救命,緬甸每年有 300 人死於毒蛇咬傷,分散式能源提供了過去無法提供的緊急處置手段。
上了年紀除了皺紋變多了,動作也漸漸不靈活,力氣變小而且容易忘東忘西。澳洲雪梨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爺爺奶奶們如果把肌肉鍛鍊得更強壯,他們的腦力也會變好(註 1)。以下簡單介紹他們的實驗設計與結果。
每到冬天寒流來襲的日子,呼嘯而過的救護車總會造成路上交通一陣騷動,而這些急診病患中很大一部分是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實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有健康的習慣。
伊波拉病毒過去大多是小規模爆發,只在影視文學作品中作為恐怖又神祕莫測的題材,然而,2013 年底起,西非爆發人類史上最大規模伊波拉病毒疫情,在 2014 年達到最高峰,2015 年疫情開始緩和,至 2016 年 1 月才正式宣告結束,疫情總計近 3 萬人感染,超過 1.1 萬人死亡,而專家認為統計數字可能有嚴重低估,實際死亡人數還要更多,感染致死率最高達 71%,可說真的嚇壞了全人類,如今,總算可稍稍鬆口氣,因為疫苗的研發有了重大進展。
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是由幹細胞分化而來的,它們對於組織的修復與新生也都相當重要,因此幹細胞功能退化也會造成個體的老化。而日本的山中伸彌(Yamanaka)教授所發現的幹細胞基因,則開啟了使老化的細胞恢復活力的研究新方向(註 1)。但是幹細胞基因也常常是促進癌症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想要將幹細胞基因運用於人體上仍有很大的疑慮。但是最近美國聖地牙哥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科學家經過了迄而不捨的嘗試後,終於有了新的突破。
根據 WHO 估計,全球 B 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盛行人口約 2 億 4 千萬人,每年超過 78 萬名患者因 HBV 慢性感染所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細胞癌而死亡,為全球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之一,然而近十年來未有 B 型肝炎新藥上市,新藥 Vemlidy 的核准可說是給予 B 型肝炎病患新的治療選擇。
一種以幹細胞為基礎的生醫材料──細胞繃帶(Cell Bandage),已經在英國完成初期的臨床試驗了。試驗結果顯示,細胞繃帶可能會徹底的改變膝關節受損的治療方式。
以色列雖然只有 900 萬人口,但每年都在生產著數量驚人的科技創業公司,一度成為「創新的國家」。近年來,中國資本正成長為以色列創投領域不可忽視的一個力量,包括高榕資本、聯想、光啟集團、維港資本、盛大集團、龍創投、盛景資本、阿里巴巴、上海創瑞等都已經開始投資布局。據說,現在以色列 20% 以上的初創公司投資來源於中國。
一直以來,生物的老化機制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為了要了解生物個體或細胞因老化而產生功能的退化及其他改變之間的機制究竟為何,又能透過對老化機制的了解,找出能夠幫助人們應對及控制疾病等問題的答案。
黑色素瘤雖然在台灣的發生率並不高,但因為極易轉移,惡性度高,因此造成的死亡率很高,但如果能提早發現並治療,也能大大提升病患的存活率,不過要判斷黑色素瘤是良性還惡性一直都是許多皮膚科醫生相當頭痛的問題,最近就有學者開發出自動偵測工具,希望能幫助日後患有此病的病患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