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 9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想隨機想出一件事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困難許多,畢竟我們總會依循記憶、周遭事物來取得靈感,而一份研究發現,這種隨機思考的能力其實會隨著我們的年紀有所改變。
近日,芬蘭的分子診斷公司 Mobidiag 宣布獲得芬蘭投資公司 Kansalaisrahoitus Oy 的 399 萬歐元投資。加上此前獲得的歐洲投資銀行(EIB)的 1,500 萬歐元貸款,截止日期前這輪新投資已經包含 300 多名投資者。
Olumiant(Baricitinib)係為一款J AK1 / JAK2 抑制劑,最早由 Incyte 開發,並於 2009 年 12 月將全球開發與市場的權利授權給 Eli Lilly(保有美國市場共同行銷的權利),目標為開發用於發炎與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第一適應症鎖定中度到重度(moderately-to-severely)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P53 基因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註 1),與此基因有關的科學研究論文有近十萬篇之多!癌症的基因突變中最常見的即是 P53 基因,一半以上的癌症病患其腫瘤的 P53 基因都有缺失或突變,因此一般認為 P53 基因的變異與癌症的生成、惡化息息相關。但您是否會懷疑,若 P53 如此重要,為何有些癌症病患的 P53 基因是正常的,腫瘤卻依舊不斷惡化甚至轉移呢?
早產對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會是一場惡夢。早產成因很多,但萬一出現這種情況,嬰兒只有流產而不能保住性命,雖然有一些可放育嬰保溫箱,但生存率、嬰孩的成長都沒令人滿意。科學家就一直致力研究人工子宮,今次就成功令一隻早產羊胎健康成長。在試驗的膠囊中成功令肺部、腦部成長,並且能夠蠕動、張開眼晴、長出羊毛。
24 小時營業的商店、速食店,都使生活更為便利,但是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長期日夜週期不規則者罹癌之風險較高。世界衛生組織研究也發現,頻繁日夜顛倒的工作或生活方式者較易罹患癌症(註 1),為了便利所需付出的代價似乎不小。
專注於 505(b)(2) 新藥以及高技術門檻學名藥開發的漢達生技宣布,FDA 已核准原廠為 Takeda 公司用於治療糜爛性食道炎的 DEXILANT 60mg Capsules 首發學名藥產品。
2011 年 7 月 27 日對佩爾基(Charles Pelkey)先生而言真是個悲慘的日子。就在幾天前,當他從任職的雜誌社要騎自行車回家時,他要背背包時背帶使他發現胸部有一個腫塊。雖然有點困惑,但是這個腫塊使他想起自己的舅舅是因為乳癌去世的。回到家中,妻子要他趕緊去看醫生。醫院為他做了胸部 X 光及腫瘤組織切片的檢驗。檢查報告於 7 月 27 日有了結果,佩爾基先生也得了乳癌,就在同一天,他還因故被任職 17 年的雜誌社解聘了。
台灣咖啡店愈來愈多,已經成為現代忙碌生活中一個小小的遁逃空間,許多上班族一天不只一杯咖啡,義大利人甚至餐餐飯後都要喝咖啡,甚至睡前一杯黑湯下肚也無礙睡眠,然到底一天可以喝幾杯咖啡,美國研究指出一天最多 400 毫克,約等於星巴克一杯特大杯咖啡。
AI、VR、AR、區塊鏈技術贏得了不少粉絲,科技專欄作者 Seyi Fabode 開始厭倦這些科技帶來的風氣,他認為各處都在對這些科技大談特談,卻捨棄了世界各地其他正在開發的酷炫技術。雖然這些技術確實提供價值,但炒作確實有些過頭了。Seyi Fabode 向大家介紹了 AI、VR、AR 之外其他六大技術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