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8 1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三陰性乳癌轉移性強,國衛院 9 日發表動物研究結果,證實透過抑制癌細胞生長因子 TKT 或增加代謝物 α-酮戊二酸,可抑制三陰性乳癌成長及轉移。但仍待人體試驗驗證。
每年的 ASCO 年會是癌症醫學的一大盛事,諸多癌症新藥、檢測、基礎研究等跟癌症相關的各式各樣研究會在此時發表,是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的關注重點。今年 ASCO 年會的主題為「Delivering Discoveries: Expanding the Reach of Precision Medicine」,本篇也在此舉列介紹精準醫療相關議題在今年 ASCO 年會的重點發表。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物理實驗室表示,紐西蘭科學家利用該實驗室所提供、可望為醫療診斷領域帶來提升的顯像技術,完成史上第一個彩色立體人體 X 光影像。
相同年紀的人不見得會有一樣的歲月痕跡,因為決定衰老速度的差異不只在年紀,而是在於基因、社會關係、環境和生活方式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即使天生就有一套好基因,生活方式不好也會影響基因發展。2009 年因探索端粒分子性質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 Elizabeth Blackburn 整理五大衰老情緒,具有這些個性特質的人可能容易老。
研究人員 12 日表示,飽受懼高症困擾長達數十年的患者,接受虛擬實境(VR)治療後,懼高程度明顯減少。
生物在飢餓時為了維持生命會盡可能運用體內僅存的資源,因此脂肪組織的脂質、肌肉組織的蛋白質都會消耗掉以提供細胞正常運作必需的能量。當身體「能源」逐漸耗盡,處於飢餓狀態的細胞也會啟動一連串反應,將細胞內某些蛋白質及非必要的成分回收用於產生能量,以度過能量供應不足的窘境。2016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教授正是發現此微妙的細胞現象──「細胞自噬」(autophagy)的科學家(註 1)。此外細胞自噬也能幫助清除細胞內受損的結構,防禦病毒和細菌的入侵,但當細胞自噬的調控機制發生異常時則與癌症的發生有關,而其功能低下時也會引發多種疾病。
你有沒有謊報過智商呢?還是你從來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智商?現在科學家發現一個新方法,透過腦部掃描即可判斷智力!
1970 年代末,生物學家理解造血幹細胞在體內需要專一的微環境,這種環境被科學家稱為造血區位(haematopoietic niche)。而他們好奇的是,為何具有相同功能的區位在不同生物體內的位置會有差別,比如說包括人類的成年哺乳類動物位於骨髓,而非哺乳類的脊椎動物卻位在腎臟。
人類生命得以代代相傳,體內的細胞能展現各式各樣的功能(註),此兩者的關鍵因素都是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 DNA。這些 DNA 儲存了大部分遺傳資訊,生命繁殖時這些資訊必須複製一份傳給下一代,而 DNA 也記錄了表現各種生命現象的重要遺傳密碼,如各式各樣的酵素、蛋白質及核醣核酸(RNA)等皆透過轉錄、轉譯這些密碼產生。
經常會聽到一些人說「感覺自己還很年輕」,但這種體感真的有意義嗎?現在一項研究證明這些人是正確的,因為那些感覺自己比實際年紀更年輕的人,在大腦中顯示出更少的衰老跡象,也就是說,他們的大腦確實是比較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