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 月, 2025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近日,蘋果公布了最新健康應用專利:床上生理測量多元件電壓感測器。 透過兩張專利示意圖可以看到,其核心原理是在床上鋪墊壓電薄膜,來即時監測用戶和床的接觸點,進而分析睡眠期間的動作和品質。
美國聯邦政府 10 年來首次發表全民運動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強調定期運動的更多好處,指南當中要求學校應該每天讓小孩保持活躍,光上體育課不夠,此外也提出更多方法讓美國人更容易達到每週 2 小時運動的最低目標,包括即使將車停在停車場稍遠一點,增加走路時間一樣可達到運動目的。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新聞讓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按照會議安排,事件主角賀建奎將於 11 月 28 日上午 11:30 發表演講。雖然 27 日傳出賀建奎已退房離開的傳聞,但今天中午 12:50,演講延遲了一個多小時後,賀建奎現身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回應各方質疑。
一份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在感受到孤獨的英國成年人當中,有超過一半擔心如果自己出事了完全不會有人會注意到。
針對基因編輯寶寶風波,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科技部 28 日晚發表聯合聲明,指開展科學研究和醫療活動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國人因嗜吃檳榔,口腔癌盛行率相當高。據衛福部 2016 年的統計,口腔癌是男性男性腫瘤發生率與死亡原因的第 4 位,且有年齡層下降的趨勢。除了避免吃檳榔減少口腔癌,口腔癌病患也因下顎骨受癌組織侵入導致患部變形。國研院儀科中心與三鼎生技合作,用 3D 列印重建組織,比傳統手術裁切身體其他部位骨頭方便,且能客製化。
抗癌治療邁向新里程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本週核准了新的抗癌藥物,這款藥物瞄準癌症腫瘤的 DNA,不針對特定器官,能治療肺癌、乳癌、結腸癌等,被視為癌症療法的新未來。
肝癌是台灣癌症死亡人數第二位, 每年國人有近萬人因肝癌死亡,如此高的死亡人數正反映出肝癌治療的困難。各種治療肝癌的方法各有限制,但「肝臟移植」是目前已知最有可能完全治癒肝癌的治療方式。
西方醫學自工業革命以來發展迅速,早已是世界各國的主流醫療照護系統。但因其以治療疾病症狀為主要導向,故較缺乏全人(身、心、靈)整體照顧理念。癌症輔助及另類療法(Complementary Alternative Medicine,CAM)則有機會彌補不足之處。
上班族應該都能體會到久坐的痛苦,近年開始有些企業推廣站立式工作桌,但站立真的就比坐著健康嗎?《紐約時報》引述研究指出,其實站立和坐著工作同樣都會帶來壞處,從改善健康層面來說,站立工作的好處可能是遠遠被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