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99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矽谷也非一代長成。以矽谷、舊金山為中心的美國西岸科技重鎮,具備新創成長必備的所有養分:技術、創意、開放、多元,缺一皆不可成。矽谷的成功是美國在強國環伺下依然主導整個科技世界走向的關鍵,也讓各國政府亟欲在國內複製出另一個矽谷,但在長出下一個矽谷前,有許多基本功必須要先累積、有許多文化必須要先養成。

台灣新創在政府與企業近幾年投入與帶動下,創業的氛圍與文化儼然成型,新創團隊的表現更年年創下佳績,而這樣充滿朝氣的新創能量可從 2020 年 CES 的台灣科技部 TTA 展館窺見一二,以教授為主的新創團隊帶著他們的技術與產品走向國際,受到全球市場的注目與歡迎。

科技部從 2018 年起年年帶團參加 CES,筆者有幸皆參與其中,三年看下來對台灣團隊的成長了然於心,無論是從整體台灣團隊的表現,還是單一團隊的成熟度,經過這幾年真槍實彈的展場磨練後都有長足進步,以下就一一細數這些進步之處。

從實驗室邁向市場端

台灣 TTA 館今年團隊總數為 82 家,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法國與韓國,也是歷年參展數目最多的一次。但參展數不等於各國的創新程度,還要從整體檢視是否跟得上科技趨勢潮流,是否在所涵蓋的領域上具有技術獨特性。在今年公布的 Innovation Awards 新創大獎上,台灣團隊共有 13 家獲獎,領域從農業 IoT 系統、智慧家庭、AI 大數據應用、健康醫療等,與今年 CES 大會在開展前的科技預測不謀而合。

不僅如此,台灣團隊大多從學校實驗室出來,基礎學科養成扎實,在各自技術領域所能挖掘的深度很多都位居各國之上,只要能找到正確的市場切入角度,將技術做適切的包裝,幾乎很快就能推出去。而今年參展的新創中,就有很多屬於這類型的團隊。

來自交大的幻景啟動(Lixel)在 CES 展場中展出 3D 互動式飄浮影像,他們將交大前瞻顯示光學實驗室所開發的關鍵技術(包含飄浮影像平面型顯示裝置、演算法與互動技術),開發出能在平面裝置呈現具彩色立體的實像,可直接呈現在使用者的眼前,不需配戴任何眼鏡即可以裸視觀看。幻景啟動的晶片來自高通,執行長楊鈞翔表示,目前與電腦大廠一同開發新世代的產品,為目前在功能上遇到瓶頸的 3C 商品創造全新價值。

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由台大張智星教授與其團隊成立的 DWAVE,將實驗室所開發的深度學習演算法運用在音訊處理與辨識上,可以切分出每首歌曲的人聲與樂器聲,未來可應用在音樂教學上,例如初學者可用此系統將演唱會上吉他手的配樂單獨辨識出,並製作成樂譜練習。DWAVE 表示與現有的其他技術相比,他們在失真度上是最低,而為了讓辨識的聲音更準確,他們還在嘗試使用不同的演算法架構來強化產品。

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團隊成熟度以摩爾定律躍進

台灣社會過去並不強調創業文化,在教育的養成上也不重視包裝、行銷、演說等可以展現自我的方式,但這些都是新創能否在國際上贏得關注的必備條件。這幾年科技部在帶領新創前進任何一個展會前,都會先在國內舉辦集訓營,邀請業師直接指導,而許多團隊也在這一路的闖關中,從原本只關心技術的工程師變得相當接地氣,可在任何場合快狠準地進行 pitch,更重要的是,能在技術堅持與市場需求中取得平衡。

來自交大吳炳飛教授實驗室、已第三年參展的鉅怡智慧(Faceheart),開發出能偵測臉部皮膚微血管顏色變化,可看出使用者的即時生理狀態。他們在 2018 年第一次參展時,直接將研究室的陽春數據放在螢幕中做展示,而今年他們雖然還是以螢幕進行展示,但卻是一台可以直接偵測使用者生理資訊的原型機,偵測項目也從原本的心跳直接三級跳到睡眠品質計算、自律神經失調等與現代人有切身相關的指標。

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鉅怡智慧的終極目標是打入醫療產業,但也明瞭這個產業限制多,需要先通過許多法規認證,為此他們也努力開發其他市場的應用需求,以更具彈性的商業模式支撐公司走下去。

由台大毛紹綱團隊所成立的 iTech 則在 2018 年與 2020 年參展,他們從 0 到 1 將原本發表在論文上的通訊技術發展成三個產品,包含能自動跟隨使用者的系統 iFollow、高精準室內定位 iPosition 與被動式無人偵測系統 iShield,每個產品都有清楚的市場定位。

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2019 年 iTech 獲得國際大廠肯定,取得 500 萬美元訂單,團隊規模也擴大,光 CES 參與的成員就從第一年的 3 人成長到 10 人,這樣的成績對學者性格很強的毛紹綱教授來說實屬不易。他也透露將於今年正式成立公司,以更成熟與全面的產品線來面對市場需求。

產品完成度令人驚艷

今年許多團隊在產品的完整度都令人驚艷,相較於前兩年多數團隊的產品仍停留在概念階段,多借助電腦來呈現,今年許多團隊的都將概念商品化,有些已登上募資平台,甚至有團隊開始接單生產。

MYYARD 推出真空成型機,將原本產業用的成型機縮小,以人性化的使用介面幫助使用者快速上手,他們主打需要快速且多樣化包裝的小型企業,例如糕點業、手作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使用的塑料皆為環保材質,在講求快速方便的訴求中仍為環保盡一份心。

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LESSDO 則開發出家用自皂機,取代過去繁複的工具與多道製作工法,在家輕鬆手做香皂,LESSDO的產品目前已能在線上購買,這次參與 CES 是希望能進軍國際市場。

到國際找夥伴打群架

台灣近年來在外交上頻頻遭遇中國打壓,雖然如此,科技部仍持續以國家的力量帶領團隊四處征戰,拓展海外市場,更秉持著打群架、找夥伴的概念,與各國建立互信互助的合作關係。

CES 2020 觀察:從 0 到 1,科技部 TTA 助台灣新創贏得世界掌聲

科技部許有進次長表示,這次率團來 CES 的目的除了持續以國家的資源傾力幫助新創打開國際大門,另一個收穫是在國與國之間建立連結,包括這次與英國投資部部長 Graham Stuart MP 會面,雙方討論如何互推彼此的新創團隊進入當地市場,促進新創與雙方的產業連結。

今年科技部對 TTA 展館的目標是 60 億元的訂單商機,而科技部也在 CES 開展前把團隊拉去矽谷,接受當地加速器業師指導,並在多位知名 VC 做簡報,讓團隊提前適應國際新創生態。這些新創團隊的表現有目共睹,我們也應該多給予他們掌聲,因為當他們被國際肯定,就是台灣被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