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未來,科技或許能讓每個人擁有欣賞世界的權利。
135 年前,1 歲半的海倫‧凱勒在急性腦炎中失去了光明。之後的歲月裡,她再也沒能親眼見到這世界。她曾經幻想擁有 3 天光明,凝視身邊重要的人,欣賞那些徘徊在腦海中的風景。
她或許沒想到,135 年後的今天,一部分視障者將有機會在有生之年,重新看到這個美麗世界。
▲ 戴上眼鏡看清窗外風景的 Felix。
最近,加拿大高科技眼鏡公司 eSight 發表的第三代眼鏡──eSight 3,讓包括 CNBC、今日美國、財富網站、The Verge 等著名媒體紛紛為其做「免費推廣」,向世界推薦這款據說可以幫助視障者及弱視族群重見光明的眼鏡。
根據 eSight 3 醫學研究專家的測試結果顯示,這款眼鏡對 70% 的視障者都有效,其中包括由於創傷導致的眼疾患者。
eSight 3 眼鏡裝載了一個高速、高畫質攝影機,可以捕捉用戶正在瀏覽的一切。無論你是在陽光燦爛的午後舉目遠望,還是下雪的傍晚在家閱讀一本喜歡的小說,eSight 3 都能自動調整焦距,竭盡全力讓生活中各方面以最清晰的模樣呈現在你眼前。
▲ 眼鏡外部有兩個感測器與一個攝影機。
此外,eSight 3 用演算法增強影片的品質和對比度,並將其投影在用戶眼前兩個 OLED 螢幕上。
因此,用戶能清楚看到全彩的清晰影像,且幾乎沒有延遲;同時,配戴者也可以自己控制 OLED 螢幕顯示的色彩、對比度、焦距、亮度和放大倍率(24×)。
▲ 這款眼鏡的鏡片可以為配戴者呈現更加銳利、對比度高的高畫質影像(「對比度」對弱視者來說,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eSight 3 的專利──Bioptic 傾斜功能可以自動精確調整螢幕位置,為用戶提供最好的影片檢視,同時最大化側面周圍視覺。這個功能大大提高了用戶的配戴體驗,可以防止沉浸式技術帶來的頭暈、噁心等反應。
最重要的是,除了需要調整眼距,eSight 3 這款眼鏡幾乎可即插即用。用戶可透過連線的遙控器,將影像調整為符合視覺需要的呈現方式。
▲ 遙控器也配有電池。
據 Mashable 報導,在使用 eSight 3 的大量病患中,有一名叫 Felix 的女孩從小就患有斯特格氏病(青年性黃斑部病變),這是一種罕見且常規療法無法治癒的眼病,因此她 13 歲時,就成了法定意義上的視障者。
這意味著,盲點存在 Felix 大部分視野中。她既沒有深度感知能力,也沒有辨別色彩的能力,只有模糊的周圍視覺。
在美國,「法定失明」是視力障礙的一個子集。只要中心視力低於 20/200(看不清視力表最大的E),醫生就判定為「法定失明」。正常視力為 20/20,但 Felix 的視力卻僅有 20/400。
有些不可思議的是,eSight 3 的醫生表示,在配戴 eSight 3 第三代眼鏡之後,Felix 視力上升到 20/25。
實際上,Felix 使用過 eSight 每個版本的眼鏡,她現在也致力於領導和推動 eSight 視障者社群的發展。
身為 eSight 的目標用戶,Felix 認為,eSight 之所以比其他影像解決方案更好,是因為它是一個單一裝置,而不是三個裝置來分別用於閱讀、計算和散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eSight 3 改變了 Felix 的生活 。她不再使用拐杖,可以輕鬆地在辦公室走來走去(但沒有戴眼鏡的時候,就需要幫助),也可以讀書,甚至完全可以獨自一人逛街、看電影。
但由於她之前閱讀都是點字法,因此不知道如何讀正常的印刷品:
我現在不得不學著讀英語,這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語言。

▲ eSight 3 架在她的鼻梁上,而頭上的帶子幫助分擔部分 eSight 3 的重量。
全球共有 3 億名視障者,其中 300 萬人居住在北美,都是 eSight 3 的潛在用戶。
從價格(9,995 美元)和適用人群(因為致盲因素不同)來看,雖然這種高科技眼鏡不是為每個人設計的裝置,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這副眼鏡並不具備普及性。但我們還是很高興地看到,今天科技的飛躍式發展實質地改善了視障者的生活。
除了 eSight,很多科技公司都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嘗試為整個殘障群體創造更便利的生活,為醫療工業帶來更多改進:
技術公司 Herzlich 在 tomglobal 平台上製作一個特殊的感應器裝置,用以改善長期坐輪椅的人所要面臨的「褥瘡」問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 Dennis Hong 正在開發一輛專門給視障者駕駛的車;一個名為 Teach Access 的組織,聚集為無障礙工作的科技公司員工做相關科技研發;Google 捐獻 2 億美金資助那些利用科技幫助殘疾者的機構……
世界衛生組織 2010 年的報告表明,全球 70 億人口中,超過 10 億人有不同程度的生理缺陷。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今天跨領域科技的高速發展正努力嘗試改善他們的生活。哪怕只是一點點進步,都足以讓所有人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