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瀏海」裡,塞進了一台「微軟 Kinect」?

100

從先前 Windows 筆電解鎖到現在三星等各式手機的採用,臉部辨識技術早已進入一部分人的生活。不過,自上週蘋果發表 iPhone X 後,Face ID 這項「刷臉」技術,很可能會像指紋辨識一樣,成為更多人的日常。

對於歡迎新科技的消費者來說,這顯然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從此以後,解鎖手機有更酷的方式。

不過,相較於單純用一個前置鏡頭達到的臉部辨識技術,iPhone X 的 Face ID 則更複雜些。在 iPhone X 螢幕頂部的「瀏海」中,內建了一套由多個感測器組成的 TrueDepth 鏡頭,它會投射超過 3 萬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點,對用戶的臉部進行分析和繪製,進而生成一張深度圖。

iPhone X「瀏海」裡,塞進了一台「微軟 Kinect」?

(Source:Flickr/Wipley/BrainSins CC BY 2.0)

但聽起來,你會不會覺得 Face ID 這套臉譜繪製技術很熟悉,彷彿似曾相識。假如你還有印象,微軟 Kinect 那套追蹤技術跟這個非常相似。後者同樣是投射 3 萬個雷射點,然後透過特殊晶片獲取深度資訊。

一個是為手機提供臉部解鎖,一個是追蹤用戶動作。儘管兩者看似沒有任何瓜葛,但實際上,這兩種技術的硬體都由同一家供應商提供,就是以色列公司 PrimeSense(這家公司已於 2013 年被蘋果收購)。

儘管 Kinect 的體感追蹤功能可能遠不如 iPhone X 的臉部辨識那樣轟動,但 Kinect 的出現多多少少還是承擔起深感相機技術拓荒者的角色。

2009 年,微軟 Kinect 誕生,改變了玩家與遊戲的互動方式。2013 年,微軟將自家的技術與 PrimeSense 緊密結合,推出 Kinect 2.0,具備更高準確度和解析度的體感裝置,可以辨識你的臉部,甚至還能洞悉你的心跳。

與此同時,英特爾也深知這篇領域的重要性,推出了 RealSense,並於 2015 年與微軟合作推出 Windows Hello。

2016 年,聯想推出 Phab 2 Pro,這是第一款採用 Google Tango 技術達到 AR 和機器視覺的手機,也是一款運用紅外線技術進行深度檢測的手機。

iPhone X「瀏海」裡,塞進了一台「微軟 Kinect」?

而現在,來到 2017 年,蘋果將這項微軟定位為家庭娛樂的技術用在手機解鎖驗證,同時,還利用這項技術推出能模擬人臉表情的 Animoji 功能。

iPhone X「瀏海」裡,塞進了一台「微軟 Kinect」?

(Source:蘋果)

可以說,從 2009 年發表的微軟 Kinect 到 2017 年發表 iPhone X,這期間深度感知技術快速地發展。8 年前,搭載了 PrimeSense 硬體系統的 Kinect 發表後,成為那時期同類型產品銷量最高的裝置之一,而它這種革命性的深度感知技術也最終成為機器人和 AI 視覺的一部分推力。

iPhone X「瀏海」裡,塞進了一台「微軟 Kinect」?

▲ 相比 Kinect,iPhone X 少了傾斜馬達。

8 年後,蘋果發表了 iPhone X,把這套類似系統整合在手機螢幕的一小部分中,將體積大幅縮小,同時也從有線供電變成了由幾千毫安時容量的電池來維持運作。

iPhone X「瀏海」裡,塞進了一台「微軟 Kinect」?

稍微不嚴謹地說,今天 iPhone X「瀏海」裡的確放了一台微軟 Kinect。當然,你也可以這樣理解:

今天的 Face ID,只是我們邁向更美好未來的一小步。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