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齡社會挑戰,芬蘭解決方案是科技

32

轉載從: Tech News 科技新報

面對高齡社會挑戰,芬蘭解決方案是科技

面對人口老化,人們壽命愈來愈長,許多社會開始思考各種不同的老年生活方案,包括設立養老機構,與年輕人共居等等,但無論再周全的方案,長者還是最想待在自己的家。芬蘭就不以移居為目標,而是讓科技進入老年人的生活,讓甚至獨居的癡呆症患者,也可以自在地待在家裡。

芬蘭人口迅速老化,到 2070 年,預計三分之二的芬蘭人超過 65 歲。與此同時,出生率大大下降,到 2050 年,工作年齡的芬蘭人數量預計減少約 20 萬人。護理服務的需求和成本在增長,稅收卻減少,導致許多人開始擔憂,北歐國家由國家資助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護理模式,將無法持續。

面對高齡社會的挑戰,人均數量最多數位健康新創企業的國家芬蘭,解決方案是科技。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訪問芬蘭赫爾辛基的社會服務部門表示,政府面對高齡社會挑戰,最高指導原則就是「無論年齡多大,任何人都會覺得自己家最好」。

現在的社會服務部門護理人員每天會到訪無法自理或獨居的長者家中,幫助他們進餐、洗澡、吃藥,或者只是檢查基本的健康狀況。但隨著人口老化,這類需求愈來愈大,政府愈來愈難負擔這樣的服務。

芬蘭政府認為導入 ICT 與數位技術,可以大幅減少社會服務成本。然而科技導入居家照護要解決的兩大難題是確保護理人員在出現問題時,例如老人摔倒時可以立即知道,以及減緩老年人身心的衰弱。

現在在赫爾辛基的市政家庭護理計畫中,已經有大約 4 千名無法自理的老年人配備各種安全裝置,包括帶有 GPS 的腕帶、跌倒檢測器、警報按鈕和直接與護理人員聯絡的電話線,護理人員在電腦螢幕監視配戴者的位置。一些患有癡呆症的人家裡前門還裝有感測器,如果他們外出,會向護理小組發送警報。

赫爾辛基政府官員表示,受協助的人大多數人身體虛弱,無法走路,所以很少離開家,外出頂多是去找附近的朋友。但是,如果他們半夜出門或離家太遠,社會服務部門就會派護理人員找到他們。

當然科技不能完全代替護理人員,但可以提供幫助。除了生活方面的監控與照顧,赫爾辛基政府還為居家老年人舉辦虛擬聚會,透過連線舉行像是小測驗、椅子運動課、唱歌、讀書俱樂部和由牧師主持的宗教討論等團體活動。

報導指出,從在赫爾辛基舉行的國際健康科技博覽會就可看到,芬蘭館展示的許多產品都與幫助老年人獨立生活有關,顯示這個國家已經在認真面對與準備迎接老化問題。芬蘭的案例突顯運用科技的最大好處是更容易維持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讓他們能在自己家待更長的時間,對老年人而言,待在家裡比去養老村等機構便宜得多,而且也比較符合他們的期望。

(首圖來源:Flickr/Antti-Jussi Kovalaine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