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7 4 月, 2024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創新工場董事長、鴻海獨立董事李開復,今(22)日出席鴻海股東會暨媒體記者會時表示,人工智慧(AI)是人類史上即將面臨的最偉大技術革命,未來十年的改變將改寫人類歷史、重構所有產業,其發展大致可分三階段,並看好鴻海在當中軟硬體整合方面的優勢,非常有機會成為 AI 相關領域頂尖領導者。李開復所提到的 AI 發展三階段,第一波是純軟體將大數據做起來的階段,應用在金融、醫療等領域,發展機會主要落在亞馬遜(Amazon)、Facebook、Google、中國「BAT」三巨頭手裡;第二波是透過感測器,收集新的數據創造新的應用,例如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由於此階段需要軟硬體整合技術,因此李開復認為鴻海擁有許多機會;第三波也就是當 AI 做到無人駕駛、機器人的自動化時代,硬體重要性會大幅提升,難度也更高。他強調,第三階段的機器人發展,將從工業走向商業再走向家用,順序跟科幻片是顛倒的,而現在整個業界的關注可能也有點本末倒置。李開復認為機器人要像科幻片那樣走進家庭還很長遠,一定是先將工業做好,再進入商業領域如安防,讓人們能夠賺錢或省錢,最後才會進入家庭幫人們燒菜做飯、打掃洗衣等等,「誰在工業界最先做起來、領跑,未來在商業與家庭應用上也相對擁有更多機會」。對於日前媒體報導李開復對台灣發展 AI 態度悲觀一說,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認為很多人誤解了報導內容,事實上李開復很鼓勵他在台灣發展 AI 領域。李開復對此也直言表示,儘管 AI 核心技術仍以美國和中國為主導,但 AI 會影響到每一個領域,所以台灣還是有非常多發展機會,尤其在硬體和應用方面。▲ 郭台銘與李開復有著 30 幾年好交情,共同朝 AI 與機器人領域發展李開復跟郭台銘兩人相識超過 30 年,彼此有著亦師亦友的好交情。李開復受邀加入鴻海董事會至今不到一年,主要在策略和投資方面給予郭台銘建議,經創新工場介紹投資包括中國智慧機器人「小魚在家」、人臉辨識公司「曠視科技」、AI 影像處理「美圖秀秀」、「美圖手機」等公司,也讓鴻海在 AI 軟硬體整合方面看到許多機會與可能性。郭台銘在會中表示,AI 與機器人領域絕對是鴻海重點。他提到日前軟銀(SoftBank)收購 Alphabet 集團旗下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直言波士頓動力的問題出在機器人成本太高、數量太少,發展方向也不對,但確實是收集 AI 大數據相當好的公司。郭台銘表示與當中幾位關鍵人士相當熟絡,相信未來將有機會大量合作。(圖片來源:《科技新報》攝)延伸閱讀: 李開復台大畢業演說全文,AI 的時代 郭台銘 : 東芝案是個國際大騙局、直指日本政府事先主導競標結果 李開復:從機器的弱點找未來機會,讓 AI 人工智慧當你的「工具箱」 相信 AI 是台灣的機會,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我覺得李開復太錯了
PC生態系轉變,螞蟻雄兵和大廠一樣有力量。 網紅、電競冠軍、新創公司、創投,都是台北國際電腦展最需要吸納的生力軍。6 月 3 日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落幕,10 天後,海峽另一頭,亞洲電子消費展(CES Asia)緊接著在上海開展。面對對手挾市場進逼,許多人一再追問,台北國際電腦展的定位究竟是什麼?2017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5 天內吸引來自 167 國、4.1 萬人飛來台北參觀,這是可觀的展會商機,更代表台灣在高科技產業生態系的發言權。國際上幾個知名的高科技大展,每一個都有清楚的定位和深厚累積的基礎。美國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電子技術領頭羊和最大市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成為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頂尖舞台,第一台電漿電視、第一台藍光光碟機,都曾在這裡正式亮相。CES Asia 聚焦中國內需市場 COMPUTEX 主攻全球買家歐洲在無線技術上累積多年,要看最新的行動通訊技術,許多人會參加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世界通訊大會(MWC)。談工業和自動化,就要到工業大國德國參加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今年,在展場裡,德國人甚至把坦克和軍用飛機引擎,都大方放進展館展示。台北國際電腦展則是過去 37 年來,台灣廠商在 PC 產業建立的生態系累積的基礎;PC 時代,全世界的買家在年初看完美國 CES 展出的新概念後,再飛到台北國際電腦展下單。一位常年參展的業界人士觀察,「台北國際電腦展的價值就在背後豐富的產業生態系統」。今年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和 AMD 執行長蘇姿豐都親自來台參與,就是為了一次和所有重要合作夥伴直接溝通。2015 年,CES Asia 在上海舉行,從展出的產品看,兩個展的重點並不相同。今年,CES Asia 空出一整個展館展出汽車科技,從賓士、BNW 到中國車廠,全都展出最新的自駕車、電動車技術;但車廠技術不像 PC 產業快速發展,各家車廠多半是把在其他地方展出的未來技術搬到 CES Asia。這次 CES Asia 也討論人工智慧(AI),但除了科大訊飛等中國軟體公司之外,大部分人工智慧的討論都集中在自動駕駛車技術上,和前兩年差異並不大。連中國媒體都在問,「這次展覽亮點在哪兒?」以前黏住大客戶就能活 現在創新、客製化才有勝算「CES Asia 是消費性電子展,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新科技的應用,探索市場的接受度,主打中國這個單一市場。」貿協祕書長葉明水認為,「COMPUTEX 原是資通訊供應鏈展,在物聯網(IOT)時代聚焦生態圈合作夥伴網路的建構,是從供應方角度切入,連結全球合作夥伴,供應全球市場。」換句話說,CES Asia 對應的是中國內需市場,COMPUTEX 則面對全球的高科技買家市場。但 COMPUTEX 定位的最大威脅,不是 CES Asia 的出現,是 PC 產業的轉型;例如,美國矽谷新創企業不再仰賴台灣的大量製造能力,他們需要更是小量生產的彈性製造能力,一有新的想法,直接飛到廣東深圳下單。物聯網時代,這個生態系裡的客戶面貌也改變了。一位創投負責人觀察,以前,台灣廠商只要滿足幾個大客戶的需求,就解決了絕大部分問題;物聯網時代,無數如螞蟻雄兵般的小客戶,「台灣廠商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不只需要被客戶看見,也需要被創投發掘,或是和產業上下游業者交流合作。參與者也變了,今年的展覽裡,隨時可見扛著攝影機的直播網路媒體,還有廠商在現場舉辦遊戲決賽,再對全球玩家直播,這些人也是下一波替電腦展加值的生力軍。更何況,COMPUTEX...
這是我的新計畫!希望能幫到你們:Deeplearning.ai 更多細節稍後披露。時隔 3 個月,離開百度的吳恩達(英文名 Andrew)又帶著一個名叫 Deeplearning.ai 的新業務回歸人工智慧圈。雖然這顯而易見是一個關於深度學習 AI 創業專案,但截至目前,吳恩達這個專案放出的資訊十分有限:一個 logo、一個域名,以及一條「將在 8 月完全公開」的注釋。 Launching my new project! Hope will help many of you: deeplearning.ai More announcements soon. #deeplearniNgAI pic.twitter.com/EsZecJfbrf — Andrew Ng (@AndrewYNg) 2017年6月23日主要業務是什麼?公司目標有哪些?會對哪些受眾群體(目標用戶)帶來幫助?這是目前最受關注的 3 個問題。在回覆吳恩達 Twitter 的幾十條留言裡,除了大量「恭喜」與「祝福」,也有不少對吳恩達新業務相關細節的猜測,譬如這個專案是否與幾個星期前矽谷創投投資家同時也是企業家 Peter Sims 的推動有直接關係,以及「這個專案是否也會有跟線上課程網站 Coursera 相關業務」等。有意思的是,在留言中還有幾條向吳恩達毛遂自薦的「求職信」,似乎非常迫切……雖然諸多細節只能等 8 月才揭曉,不過還是有 Twitter 網友發現有意思的事:這家新公司的域名似乎註冊在百度位於矽谷 Sunnyvale 的研發中心,這恰恰也是吳恩達之前工作的辦公地點。又據 Techcrunch 報導,另一個有意思的資訊來自網路檔案網站 Wayback Machine,根據抓取的資料顯示,該域名由域名註冊服務商 Instra 註冊,並在 2015~2017...
日經亞洲評論 25 日報導,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社長孫正義 6 月 21 日在股東年會上表示,軟銀是一家資訊革命公司,未來將站在人工智慧(AI)、機器人、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浪潮的前端。孫正義曾在 2010 年誓言將在 30 年內讓軟銀市值攀升至 200 兆日圓(相當於 1.79 兆美元)。軟銀 6 月 23 日以 9,233 日圓坐收,市值達 10.16 兆日圓。孫正義的投資紀錄相當優異。軟銀內部報酬率超過 40%,較其他主要投資基金高出 10-20 個百分點。孫正義曾說當一樁投資案成功機率只有 50% 時並不是最好的下手時機,若勝率達到 90% 的時候出手時機可能太遲,70% 才是最好的出手點。軟銀近期的投資標的包括 OneWeb Satellites、滴滴出行、One97 Communications、Guardant Health、Improbable、WeWork、Nvidia、Boston Dynamics、Schaft。孫正義目前鎖定 AI、機器人、物聯網等領域的 30 個潛在投資標的。Sprint 執行長 Marcelo Claure 獲軟銀集團股東同意成為董事會成員。他在 6 月 20 日表示,物聯網與 5G 將徹底改變全球,軟銀正站在革命浪頭的第一線。(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延伸閱讀: 孫正義:機器人將具備先進智慧,跑鞋內建 ARM 晶片...
據 6 月 26 日澎湃新聞報導,亞馬遜前資深主任科學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任小楓更新了他在華盛頓大學官網上的個人首頁,其最新職務為:阿里巴巴 iDST 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目前阿里巴巴和任小楓本人均已證實了這訊息。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資料科學和技術研究院)是阿里巴巴負責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的核心團隊,成立於 2014 年,由一批傑出科學家及工程師組成,分散在杭州、北京、西雅圖、矽谷等地。隨著阿里巴巴 3 月啟動「NASA」計畫,iDST 正式成為 NASA 計畫的人工智慧大腦。▲ iDST 副院長任小楓(左起)、院長金榕、副院長華先勝。亞馬遜資深主任科學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是亞馬遜進階別技術職稱之一,僅次於最高階的 Distinguished Scientist,通常是領域研究團隊的負責人。任小楓個人首頁顯示:他擁有浙江大學電腦本科、史丹佛大學碩士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目前還擔任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與工程系客座教授,相關論文被參照 9 千次以上,還曾擔任過 CVPR、ICCV(頂級電腦會議)領域主席。他從 2003 年開始任職亞馬遜無人零售店 Amazon Go 部門,領導電腦視覺演算法團隊。任小楓在首頁上表示:iDST 在西雅圖有一支快速擴充的隊伍,正在組建一支世界級的機器視覺團隊。因為家庭原因,還沒有考慮回國,而國際化是阿里重要的發展策略,他希望在美國能幫助阿里招攬國際一流人才,幫助阿里走向世界。▲ 任小楓。Amazon Go 是亞馬遜最具革命性的創新專案之一,顛覆傳統便利店、超市的營運型態,顧客透過 App 掃條碼進店後,在店內隨意拿商品,離店後亞馬遜自動扣款,支付時也不用開啟手機,徹底略過傳統收銀結帳的過程。這種即拿即走的購物體驗,正是使用電腦視覺、深度學習以及感測器融合等技術。(本文由 PingWest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阿里巴巴)延伸閱讀: 零售業新時代來臨,一次看懂 Amazon go 在玩什麼花樣
根據 MIT 和 Google 研究人員近期發表的論文,他們正在訓練 AI 將影像、聲音和文字等多方面資訊連接起來。在語音辨識、影像辨識以及下圍棋等單項能力方面,AI 已夠出色,甚至超越人類。但如果 AI 一次只能使用一種感知能力,無法將看到和聽到的內容結合,就無法徹底理解周圍的世界。這正是 MIT 和 Google 研究人員進行這項研究的原因。研究人員並沒有教演算法任何新東西,只是建立一種方式,讓演算法將多種感官獲得的知識連線和協調,這點至關重要。論文的聯合作者之一──MIT 的 AI 博士後 Yusuf Aytar 以無人車為例:比如無人車的聲音感測器先聽到救護車的蜂鳴聲,然後雷射雷達才看到救護車。有關救護車的鳴叫、外觀及職能的知識可讓無人車放慢速度,切換車道,讓路給救護車。他說道:「你是先看到汽車還是先聽見引擎聲並沒有關係,你馬上能辨識出這是同個概念。因為你大腦中的資訊自然把它們協調統一了。」為了訓練這套系統,MIT 研究小組首先向神經網路展示與聲訊相關的影圖片。神經網路發現圖中的對象並辨識出特別聲訊後,AI 就會嘗試預測哪個對象跟聲音的關聯。比方說,招手會不會發出聲音?接下來,研究人員又以相同形式為演算法提供有標題的圖片,讓它連連看文字和圖片。網路首先需要單獨辨識出圖中所有對象及相關問題,然後才能連接。(Source:arxiv.org)由於 AI 獨立辨識聲音、影像、文字的能力已十分出色,這種網路乍看之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研究人員表示,當他們訓練 AI 進行聲音/影像、影像/文字的配對時,系統就能在未經訓練指導哪個單詞與不同聲音符合的情況下將聲音與文字連結起來。這表明神經網路對看到的、聽到的或讀到的東西已形成更客觀的看法,且這種看法的形成並不完全依賴於了解這資訊的媒介。統籌對象的觀感、聽覺及文字後,演算法就能自動將聽到的東西轉化為視覺影像,強化對世界的理解。據悉,Google 也進行了類似研究,不過 Google 更強調一點:新演算法還能將文字轉化成其他媒體形式,雖然從準確率上來說,暫時還比不上單用途的演算法。 See, Hear, and Read: Deep Aligned Representations One Model To Learn Them All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台灣發展人工智慧,要抓住資料創新、演算法創新與應用專業領域配合。他認為,要開放合作、站在巨人肩膀上,台灣人工智慧力量才會大。杜奕瑾上午參加 2017 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國際論壇,對於台灣人工智慧發展機會與策略發表看法。杜奕瑾指出,建立人工智慧有三大創新,台灣應該要掌握。首先是資料創新,他指出,資料人工智慧的緣由,不過,不見得有資料的公司才能做資料創新。他指出, 人工智慧時代所需的資料,不見得是過去才有的資料。他指出,現在看到世界上所有資料,90% 以上是過去 2 年才蒐集到的內容,資料累計速度呈倍數成長,預期到 2020 年之前,全球將會有 250 億台智慧裝置。杜奕瑾表示,2020 年人工智慧時代所需要的資料,現在還沒看到,這些資料會透過感測元件和物聯網(IoT)蒐集出來。杜奕瑾指出,現在沒有資料不用擔心,可以進一步想像未來會有更多人工智慧需要的資料出現。其次,杜奕瑾表示,要著重人工智慧的演算法創新,要先了解解決的辦法。他指出,現在電腦錯誤率比人類還低,在各領域已經開始可看到人工智慧應用,例如在商業領域,全球有 180 億美元到 190 億美元的資金規模由人工智慧管理,此外在機場通關採用人臉辨識功能等,人工智慧軟體 AlphaGo 在圍棋領域的成果也有目共睹。杜奕瑾表示,在人工智慧領域,台灣有強項,已經有人才和教育體制,也參加各項國際比賽、在國際發光發熱,台灣工程師足跡在全球各地,到處都是台灣的人工智慧人才,可是大部分都不在台灣。再者杜奕瑾指出,除了資料與演算法創新,還需要應用專業領域配合。他表示,台灣可利用現有產業優勢、加上人工智慧能力,創造新的人工智慧體驗,例如特斯拉(Tesla)的無人車駕駛技術。他認為,台灣絕對有人才可以做人工智慧,要有決心,創造產業環境來做;產業缺的是軟體心,要擁有把台灣軟體做起來的力量。他指出,台灣在研究機器人學有一定的實力,台灣在硬體製造也很強,可把東西做出來,在人工智慧領域可以達到軟硬整合。未來人工智慧需要的硬體架構,可好好思考。他舉例表示,人工智慧可以應用在藝術創造、寫詩、做圖、畫漫畫,也可以應用在基因領域。人工智慧在無人機運鏡、自動追蹤等實際應用上也可創新。對於市場大小,杜奕瑾指出,從軟體角度來看,市場大小不是因素,軟體很容易從小地方先做起來,軟體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佔有據點進一步創新。杜奕瑾表示,人工智慧軟體仍有很多挑戰,不過他相信,開放的態度、由人團隊合作開放創造出來,是人工智慧的特色與趨勢。台灣有很多軟體工程師,但是還沒有集團化的勢力,他希望大家一起推動,用開放的方式,台灣的人工智慧力量才會大。(作者:鍾榮峰;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27 日於中國大連所舉行的 2017 年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袖年會中發表《全球人工智慧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在 2030 年,人工智慧(AI)將帶給全球 GDP 約 14% 成長,貢獻 15.7 兆美元,超過目前中國和印度的 GDP 總和。而且,在 2016 到 2030 年之間,人工智慧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機來源之一,帶來的價值主要是勞動生產力的改善與提升,以及人工智慧產品帶來的消費者需求增加。PWC 進一步表示,從國家方面觀察,由於北美市場對人工智慧的準備較周全,北美企業生產力提升的速度將高於中國,將增加北美國家 14.5% 的 GDP,約 3.7 兆美元。不過 10 年後,中國在人工智慧的技術和經驗更成熟,中國的生產力提升速度將超越北美國家,在 2030 年可望增加中國 GDP 的 26%,達到 7 兆美元,成為全球因人工智慧受惠最大的國家。另外,AI 將為已開發的亞洲國家帶來 10.4% 的 GDP 成長,為北歐帶來 9.9% 的 GDP 的成長(1.8 兆美元),為南歐帶來 11.5% 的 GDP 的成長(0.7 兆美元)。在開發中國家(包括拉丁美洲和非洲),由於人工智慧科技的應用較不普及,因此 AI 帶來的經濟成長較溫和(低於 GDP 的 6%)。另外,根據此報告中在 8 個不同的產業中的研究顯示,最有人工智慧潛力的...
5 月初 Amazon 正式推出的 Echo 家族新成員「Echo Show」,將在 6 月 28 日正式開賣。第一款配有螢幕的 Echo 產品在使用體驗上有何改變?又有哪些美中不足的缺點呢?外觀有點笨重,音響效果有升級嗎?如果說蘋果的 Siri 把智慧語音助理帶入你我的生活,那麼 Amazon 的 Echo 系列就是將這項概念延伸進家庭生活的那把鑰匙。Echo 整合了家中智慧裝置、播放音樂、讓我們提問,而這些在後來都成了 Google 及蘋果追隨的概念。配上螢幕彷彿多了一張臉的 Echo Show,外媒《Engadget》認為單純從外觀來看,太過有稜有角顯得有點笨重,乍看之下有點像是上個世紀風格的科技產品,跟過去大眾認知中圓筒狀的 Echo 有很大的改變;《TechCrunch》評論看到 Echo Show 的第一眼並不讓人太驚豔,像是在一個黑色方框中塞入平版及喇叭,顯得些許笨重,並不是那種會讓使用者想一直在空間中移動的產品。除了 7 吋、1,024×600 的螢幕,《Engadget》認為音響效果比預期好一些,不過《TechCrunch》則持不同意見,認為音響效果若用來聽音樂還稱不上「好」;《Engadget》還談到,剛開始將 Show 放在家中略顯格格不入,但隨著時間推移,漸漸不會覺得奇怪,並習慣 Show 存在於環境中,這樣滿好的,因為家庭助理裝置本來就不應該引起太多注意,應該完全融入環境才是。別說了,直接秀出來吧!基本上前幾代 Echo 能做的 Show 都能做到,雖然多了一片觸控螢幕,但還是以「聲控」為基礎,除非必要,用戶並不需要用手指操控螢幕,也不像手機需要安裝 App。外媒認為智慧助理 Alexa 現在就像一個平台,Show 要做的是將部分功能跟螢幕整合。因此「互動性」會是 Echo...
面對新興應用的崛起,人工智慧科技正改變全球產業,將想像體現至真實生活中。前瞻性晶片的運算作業能力大幅提升巨量資料的處理效能與效率,成為現代人工智慧發展背後的推手。全球對於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究、投資、投入等都在加速。國際間許多知名軟硬體公司,包括 Google、Microsoft、Facebook、Baidu、Intel、Qualcomm、IBM、NVIDIA、蘋果等,已投入大量資源布局人工智慧晶片領域。科技部了解「人工智慧」已成為趨勢浪潮,部長陳良基於 16 日參加群聯廠啟用典禮時表示,將朝向研發具智慧終端的 AI 技術為主要目標,並爭取於 107~110 年每年投入 10 億元於「前瞻晶片系統及半導體設計」,預計將可引導國內數十家廠商參與計畫執行,促成學術界、法人及產業界合作鏈結進行晶片、系統與產品設計,以提升產業界技術及競爭力,並培育跨領域半導體與晶片設計高階人才,以提供產業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計畫預計開發在終端裝置上的 AI 晶片,不同於強大的雲端數據中心的人工智慧,智慧終端的 AI 技術需要有簡化(瘦身)、低功耗的深度學習架構,甚至能於終端裝置上實現,使其具有深度學習處理的能力。除了開發有效率的 AI 晶片也需要外,AI 計算也需要有強大的記憶體系統,計畫中也將開發下世代記憶體系統具備:低能源損耗、可長時間待機、可快速讀取與寫入及具低功耗智慧運算與儲存等功能。此外,高效率且靈敏度高的感測器及矽光子技術將是智慧終端裝置獲取周遭資訊非常重要的元件,計畫也將研發微型電壓、高靈敏放大信號的感測元件,及具偵測長距離與短距離深度資訊的感測系統;同時計畫也將持續研發軟硬體整合、具安全考量、與終端裝置至端雲端的物聯網系統。長年以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以及晶片設計,一直位於世界領先地位,科技部將整合產學研的能量與資源,進行智慧終端裝置相關技術研發,建立關鍵自主技術及增加附加價值,希冀達到垂直整合現有相關產業鏈需求,帶動產業發展,提升半導體領域的國際競爭優勢。(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