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 11 月, 2025

旅 TRIVEL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30 日表示,基於 COVID-19 國際疫情持續嚴峻且不斷有復燃趨勢,疫苗對於其後我國疫情防治與國人防護是至為迫切且必要的防治策略,該項疫苗現階段仍屬賣方市場,指揮中心採取「國際投資」(參與 WHO、GAVI、CEPI 主導之 COVAX 機制)、「逕洽廠商購買」及「國內自製」等多元方案同時進行,以期分散風險,儘速取得安全有效之疫苗,提供國內風險族群使用。
英國衛報 12 月 30 日報導,中國針對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所做的一份抗體調查發現,在中國武漢有將近 50 萬人可能曾經感染過 COVID-19,比官方通報數字高出 10 倍。
合一生技在 30 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總裁路孔明表示,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新藥 ON101 在經過市場調查後,最適價格將訂為 670 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1.9 萬元。
英國政府 30 日宣布,批准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和阿斯特捷利康公司(AstraZeneca)共同研發的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投入使用,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這支疫苗的國家。
本土疫苗廠第一家,高端疫苗 12 月 30 日早公告取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進行武漢肺炎疫苗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在本土疫苗研發後來居上,力拚在 31 日最後期限前收案,以爭取最高 3 億元補助。
印度最新疫情報告顯示,至 2020 年末,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數量已達 1.02 千萬,僅次美國,且才剛要批准疫苗而已,但政府卻相當樂觀。
台灣 Apple Watch 用戶盼了兩年,終於在今年 12 月 15 日的更新後,可享受到心電圖(ECG)偵測功能;就在 ECG 功能開通後不久,就有心臟內科及心律不整專門科醫生發現,Apple Watch ECG 功能確實可當成心臟科醫生診斷的一大利器,也是心律不整病人的福音。
中國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陳時飛今日於新聞發表會宣布,藥監局於昨日依法附條件批准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公司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註冊申請,也就是附條件上市,疫苗針對新冠病毒感染保護效力為 79.34%。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表示,隨著生產供應保障能力的逐步提升,將全面有序推進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高危人群接種,後續再展開其他普遍人群的接種,將透過有序展開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夠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全人群構築起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得到徹底控制。
是否曾聽人說過青花菜(俗稱的綠花椰)具抗癌效果,要多吃?是的沒錯!十字花科的青花菜可是名列「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推薦的最佳抗癌食物清單。青花菜除了含豐富維生素及膳食纖維,還能提供名為「蘿蔔硫素」(Sulforaphane)的抗癌成分,正是它如此受重視的原因。
為什麼隔離者會想偷偷溜出門?是防疫知識不足,還是社群互動邀約多?經歷 14 天禁閉,他們的心理狀態、社會互動又會有哪些變化?2020 年中研院院區開放日,社會學研究所李宣緯助研究員進行科普演講,分享「防疫點日記」的研究成果,分析影響隔離者服從、配合意願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