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5 10 月, 2025

旅 TRIVEL

14 日美國正式啟動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施打作業,投資人看好生技產業將是大贏家,帶動生技 ETF 連袂大漲,成為大盤少數逆勢抗跌股。
瑞士生技業者 Relief Therapeutics 因為開發出一款專治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藥物,今年以來股價暴漲 38,000% 之多。
2020 年全球疫情除了替各產業帶來不可逆的影響與轉變,也迫使潛藏的資安問題浮出檯面,台灣資安大廠趨勢科技 15 日發布 2021 年資安年度預測報告,針對網路安全威脅提出全球及台灣在地須留意的重點警示,提醒大眾防疫之餘也得注意資訊安全。
你現在吃的任何食物,未來都可能直接影響你的大腦認知敏銳度。根據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團隊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數據的一篇新研究,科學家發現常吃起司、每日小酌紅酒、每週吃點羊肉,都與認知功能改善明顯相關。
雖然看起來和一般耳塞式耳機沒兩樣,但這些由新創公司 Nēsos 研發的耳機並不會播放音樂或發出任何聲音,反而會產生專門治療疾病的電場。透過將電脈衝(Electrical Pulse)傳送到外耳神經,可以某種方式進入大腦神經迴路,以調節發炎(Inflammation)反應並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2020 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並重創全球許多產業,然而,以雲端為主要業務的宏碁資訊(AEB),因疫情推升遠距工作、學習需求,改變了許多企業的營運模式,因而迎來爆發性商機,大放異彩。
新冠病毒(COVID-19) 出現一年以來,已經在全球感染近 7,500 萬人,造成超過 160 萬人死亡,而且病毒還在持續變化,其中之一被科學家注意的就是發生在貂皮農場的變體,而最近英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呈指數級上升,專家推測有可能也是與一種病毒新變體有關。
繼聯亞生技、國光生之後,高端疫苗 15 日公告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出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第二期人體臨床試驗申請,力拚明年中拿到緊急使用授權(EUA)。
科學家一直透過電腦模擬病毒傳播方式,包括氣流與口沫的散佈模式,以擬定最佳防疫措施,一般我們以為近距離接觸感染者才會被傳染,但現在這個觀念受到挑戰。最新研究發現,空間扮演很重要的關鍵因素,若感染者在狹窄的走廊快速行走,會增加走在後面的人感染病毒的風險,尤其兒童感染的風險更高。
長年以來基改食品始終充滿爭議,近日美國食藥局(FDA)更往前邁進一步,批准 Revivicor 醫療公司開發的基改豬可用於食品和醫療用途,也就是說除了肉品可食用,該豬種也可作為藥物提取或器官、組織移植的潛在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