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3 1 月, 2025

科技新知 人工智慧

對於聊天機器人開發者,這個月的大事件莫過於 Amazon Lex 平台的推出。原因很簡單:Lex 脫胎於「Alexa」,是亞馬遜智慧語音助手 Alexa 的底層自動語音辨識(ASR)與自然語言理解(NLU)技術。另外,對於 Amazon Lex,亞馬遜極有可能以打造出最受歡迎、使用人數最多的聊天機器人開發平台為目標。如果該目標實現,亞馬遜無疑將把全世界的聊天機器人開發者聚集到其社區。Amazon Lex 是什麼Amazon Lex 最初發表於去年 11 月的 AWS re:Invent 大會上,不過那時僅是預覽階段。現在,開發者終於等到了正式版本(收費)。既然是開發平台,它的功能自然是幫助技術人員開發基於語音或文本的聊天界面,讓相關產品、APP 像 Alexa、Siri、微軟小冰、Google Assistant 一樣具有交互性。這與這類方便使用的 AI 開發工具,許多矽谷公司已經看到了其中的商機,Google 和微軟都推出了他們自己的類似開發套裝。但在當前 chatbot 領域,攜 Alexa 和 Echo 的商業成功,亞馬遜的工具無疑有最強的吸引力。對於 Lex,亞馬遜官方的介紹是:它是一個使用語音或文本,為任何應用搭建談話交互界面的服務。它提供了先進的深度學習技術,用自動語音識別(ASR)來把語音轉為文本,用自然語言理解(NLU)識別文本的意圖,使得開發者能為應用創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用戶體驗,提供近似於現實生活場景的談話交互。通過 Amazon Lex,每一個開發者都能獲得 Amazon Alexa 背後的深度學習技術,幫助大家快速、方便地開發出能使用自然語言交互的、高度複雜的 chatbot。對於亞馬遜的意義對於亞馬遜,Lex 平台的任務不僅僅是賺錢,它有兩個目標: 把開發者的 Lex 平台訓練數據傳回亞馬遜,用來進一步提升 Alexa。這類真實反饋數據的價值無可估量。雖然亞馬遜預計已賣出了千萬台 Echo 設備,但數據來源仍然不如蘋果和 Google──後兩者有幾億、幾十億台 iPhone 和 Android 設備。 如上面提到的,亞馬遜很可能希望 Lex 成為霸主級的語音計算平台,進一步提升在該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亞馬遜 CTO...
近年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模型技術的導入下,讓人工智慧(AI)大放異彩,吸引眾多雲端平台與晶片廠商的關注和投入。TrendForce 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指出,「深度學習」的發展重點除了軟體模型架構的改善,還須仰賴強大的硬體運算能力,以及大量的有效數據資料才能達成。其中數據資料直接攸關 AI 模型訓練完畢的辨識精準度水準為何,成為國際大廠角逐 AI 應用市場的重點所在。拓墣統計,從目前 AI 中機器學習的應用發展來看,以金融與資訊安全、數位廣告科技比重最高,分別達 20% 與 18%,其他產業的應用也正快速發展中。大廠積極掌握重要資料或獲取資料使用權觀察目前布局 AI 應用市場的廠商,主要為 Google、AWS、Facebook、IBM、微軟、蘋果、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雲端或軟體平台大廠,其共同優勢是擁有大量用戶數據庫使用權,利於發展 AI 相關 API、SDK 等軟體工具。拓墣分析師林貞妤指出,數據庫的擁有者與數據庫使用權未必畫上等號,廠商有時只是獲得資料的使用權,卻不擁有資料本身。AWS、Google 或微軟的 Azure,同時提供公有雲與私有雲的服務,但通常都不擁有客戶的數據資料,只在用戶為特定目的使用雲端 API 等工具輸入資料,廠商才一面提供服務,一面使用這些數據進行自家雲端 API 工具的效能優化。林貞妤也表示,由於深度學習的實踐仰賴豐富的數據資源,廠商為發展出更多元的 AI 服務,也將開源框架(Open Source Framework)視為重要戰略之一。因為若能掌握軟體開發環境,就有機會拓展後續軟硬體服務,所以無論是 Google 的 TensorFlow、Facebook 的 Torch、微軟的 CNTK,或英特爾購併開發 Neon 的 Nervana Systems,越來越多廠商都試圖穩固自有的軟體開發環境,透露其中潛在的角力關係。發展專業領域 AI 系統,專業知識與數據是關鍵若希望利用數據訓練出符合某項專業領域的需求且具高信賴度的 AI 系統,掌握該領域的專業知識(Domain Knowledge)便成為系統發展的關鍵。舉例而言,若要訓練 AI 系統透過影像辨識找出病灶,就必須先取得足量且攸關的病灶影像數據進行 AI 系統訓練才能達成。因此,掌握專業領域關鍵資料的廠商重要性將日益增加。就以集邦科技為例,做為專業調研機構,除了累積過去逾十多年的資料庫能量外,仍持續累積科技產業各領域的關鍵資訊,在產業全面邁向人工智慧數據化的同時,未來期能提供客戶更高的價值。(首圖來源:pixabay)
行走江湖,個人形象很重要,再加上現在網上曬自拍的人越來越多,誰不想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亞馬遜也為此操碎了心。現在用上人工智慧,就為了幫用戶判斷怎麼穿衣搭配更合適。4 月 27 日,亞馬遜推出新的智慧語音產品 Echo Look,和之前的智慧音響有些不同的是,這款新的語音產品主要是用來自拍和錄短片用的。比如你喊一句:Alexa,幫我拍照。Echo Look 的鏡頭就會開啟,站在它前面,用戶就被拍下來了。你不用手舉自拍棒,也不用拿手機自拍,最後卻只拍下自己的大臉。Echo Look 用語音互動解放了用戶的雙手。亞馬遜為這個新產品準備了一個 App,拍的照片或影片會即時同步到雲端,用戶能在 App 內檢視和分享到其他社群平台。亞馬遜稱,這個新產品絕對不只是原來的語音產品加鏡頭這麼簡單,背後還有利用電腦視覺的人工智慧技術支援。Echo Look 能幫助用戶判斷拍的照片哪張風格、搭配更好看。也就是說,亞馬遜希望你買一台 Echo Look,就像請一個私人造型師。這或許是未來生活的新嘗試。當然,除了拿來拍照,Echo Look 也擁有 Echo 系列產品其他基礎功能,比如語音互動、設鬧鐘、放音樂等。不過,放一個能拍又能錄音、還會即時同步雲端的裝置在自己房間裡,無法不顧慮隱私問題,亞馬遜表示,Echo Look 裝置上有關閉鈕,如果用戶不想開啟拍攝和錄音功能,可以選擇關掉。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外媒稱,駭客能藉網路鏡頭侵入個人生活的事情早已發生,Echo Look 的安全性依然令人擔憂。亞馬遜對此稱,Echo Look 採用零售商使用多年的安全系統來確保隱私,用戶不用太擔心。之前有訊息稱亞馬遜在拓展服飾類業務,如今推出 Echo Look,亞馬遜圍繞自己的智慧產品線,從個人搭配建議入手,或許是個不錯的開端。不過,不說別的,Echo Look 或許會受獨居者的歡迎。畢竟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搭衣服,現在不用花 200 美元,就有「人」能提供自己搭配建議,還能無條件幫自己拍照、錄影,生活就沒那麼孤單了對吧?(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亞馬遜)
迎接人工智慧浪潮,PTT 創辦人杜奕瑾辭去在美國微軟公司職務,回台創辦「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預計一年內招募 20 名高手競技,盼帶領台灣前進世界科技新舞台。行政院政委唐鳳、科技部長陳良基和杜奕瑾下午共同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啟動 號召 AI 高手加入」啟動記者會,象徵官民共同攜手奠定台灣人工智慧(AI)發展的契機,並宣示「台灣 AI 元年,從此刻開始」。杜奕瑾表示,台灣掌握 AI 領域最核心的關鍵「軟體人才」,同時也有堅實的硬體創新研發能力,希望藉由創立「台灣 AI 實驗室」吸引國際科技巨擘與人才,結合資料創新、演算法創新和體驗創新,以開發出國際水準的 AI 應用,進軍世界科技舞台。他指出,目前「台灣 AI 實驗室」成員約有 10 人,預計 1 年內將擴大招募成員至 20 人左右,並須具擅長 Speech、Image、Language、Cloud Service 與 App 的專業人才,年薪將是國內所有軟體公司之冠。杜奕瑾說明,「台灣 AI 實驗室」並未拿政府任何經費也不是附屬組織,但將循 PTT 和台大的關係一樣,透過緊密合作推動許多網路革新;同時,「台灣 AI 實驗室」主要是作為一個參與平台,提供各界人馬玩創意、試想法,人才和想法留在一個平台去執行,預計 1 年內要推動 1 至 2 個專案,成熟後再推廣至商業模式合作。談到創辦「台灣 AI 實驗室」初衷,杜奕瑾表示,去年回台演講時受訪被問到想為台灣做些什麼事?才開始起心動念,加上後來有機會和陳良基及唐鳳等人交流,才促成這個決定,對於辭掉美國微軟工作回台一事,他則認為「若在台灣可做出世界級團隊,不見得會比待在微軟差」。陳良基致詞時表示,4 月初訪美行時發現,世界 AI 發展速度超乎預期,幾乎所有科技公司都視 AI 為核心發展領域,台灣要和世界科技發展脈動同步,就要及早推動 AI 科技,以掌握先機,科技部也樂見杜奕瑾回台成立台灣AI實驗室,將全力支持。同時,科技部也已規劃人工智慧專案研究,並規劃爭取新台幣50億元預算建置 AI 高速運算研究基地,以吸引各界投入 AI 領域和培育人才。唐鳳也說,希望透過台灣 AI 實驗室的設立、程式碼的開放及...
今年 3 月,亞馬遜 Echo Look 首次曝光。4 月 27 日,亞馬遜正式發表這款既能聽還能「拍照」的「私人造型師」──Echo Look。從亞馬遜官網介紹來看,Echo Look 是一款搭載 Alexa 語音助手的攝影鏡頭,可根據用戶指令完成拍照等動作。具體來看,有以下幾個亮點: 配備一個深度感測鏡頭,可根據距離遠近調節景深,拍照或影片效果更突出。 利用電腦視覺演算法等人工智慧技術,可為用戶評估穿著、提供搭配建議。 配備專用 App,可將照片或影片即時同步雲端,用戶能在 App 內檢視和分享到其他社群平台。 內建一 LED 燈,一麥克風,可要求 Alexa 朗讀用戶接收的資訊、播放音樂、查詢交通等。 從 Echo Look 這些功能來看,它更像針對臥室的 Echo 裝置。且亞馬遜也算得上「心機重」了,雖然 Echo Look 是 Echo 基於 Alexa 語音助手的產品線,但也不忘將亞馬遜的「王牌服務」──AWS 雲端計算也用上,此外還拉了電腦視覺演算法來助陣。亞馬遜說將來還會為 Echo Look 添加更多 Alexa 功能。就一個鏡頭,亞馬遜又是語音互動、雲端計算,又是人工智慧加持,簡直像去腳底按摩店卻全身都按了。一些網友可能要問,亞馬遜到底哪時又和人工智慧扯上邊了?事實上,人家在這一塊佈局很久,只是大家可能被耀眼的「電商」外衣遮住了雙眼。網友怎麼看?然而,這些統統不重要,讓我們回到 Echo Look 產品本身。推出以後,很多網友都對這款「私人搭配師」發表意見,其 199.99 美元的價格倒是沒多少人關注。據雷鋒網整理的資料來看,網友關注的問題或評價主要集中在幾方面:1、個人隱私風險隱私可能會被侵犯是大家最忌諱擔心的問題,特別是對個人隱私非常敏感的外國用戶來說。畢竟在國外,駭客藉網路鏡頭侵入個人生活的事情時有發生。Echo Look 最有可能的位置就是用戶臥室,它既能拍照又能錄影還能上傳雲端儲存,正如一名網友所說:這已經超出個人隱私範圍了,畢竟你永遠不知道那些照片會被哪些人看到並傳遞。甚至有些網友認為這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甚至誇大 Alexa 的功能將其與 CIA 連在一起。對此,亞馬遜官方稱,他們有嚴格的控制措施來限制影像存取。透過對...
蘋果打算將自家語音智慧助理 Siri「實體化」,打造類似亞馬遜 Echo、Google Home 等智慧家用揚聲器的消息,自去年傳出以來進展始終未明。不過,稍早有爆料人士指出,蘋果智慧語音揚聲器的最終設計已經拍板定案。爆料者為長期追蹤蘋果動向的知名爆料客 Sonny Dickson,過去曾多次爆料蘋果產品技術消息,包括 iPhone 6 發表前放出 4.7 吋和 5.5 吋諜照、爆料蘋果推出 12.9 吋大螢幕 iPad Pro 等等,後來也都證實爆料消息為真。稍早 Dickson 透過個人 Twitter 表示,蘋果預計推出的 Siri/Airplay 裝置設計已經定案,將採用某種 Beats 技術形式,作業系統也不同於現行的 iOS 系統。除此之外,Dickson 沒有進一步說明有關細節。▲ Sonny Dickson 爆料蘋果智慧語音揚聲器設計已定案。(Source:Twitter/ SonnyDickson)蘋果對手亞馬遜(Amazon)、Google、微軟(Microsoft),近年來紛紛為自家智慧語音助理打造硬體裝置,搶占全球智慧家用揚聲器市場。據調研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報告顯示,搭載智慧語音助理 Alexa 的亞馬遜 Echo 揚聲器,2016 年第四季市占率達近九成之高,緊追在後的還有 Google Home。至於微軟與音響品牌 Harman Kardon 合作、內建語音助理 Cortana 的智慧家用揚聲器也是來勢洶洶,即將在今年推出。蘋果雖然在 2011 年就已領先對手推出語音助理 Siri,之後卻遲遲未推出與對手相抗衡的智慧家用裝置。去年曾多次傳出蘋果將開發內建 Siri 功能的智慧揚聲器,甚至可能配備臉部辨識功能,但都只聞樓梯響,再加上日前蘋果高層受訪時表示,公司對於開發類似亞馬遜 Echo 的單一產品沒有太大興趣,而是希望能推動...
近日,黃仁勳與評委小組共評選出 3 個類別的 14 家 AI 創業公司。這些初創公司是從 Nvidia Inception 項目中 2 千多家 AI 公司中篩選而來,選中的獲勝者將可參加 5 月 10 日的 Nvidia GPU 技術大會,並領取 150 萬美元現金。評委小組包括 Fidelity Investments 投資經理加文‧貝克(Gavin Baker)、高盛半導體投資銀行全球主管譚米‧凱利(Tammy Kiely)、軟銀 Shu Nyatta,Coatue Management 高級董事總經理湯馬斯‧拉芬特(Thomas Laffont)以及微軟創投加速器全球 CTO 普拉尚特‧沙爾馬(Prashant Sharma)。目前,Nvidia 從 600 多家參賽者中篩選「最具社會影響力」的 5 家 AI 初創公司,且均為醫療公司。1. Genetesis(心臟病檢測公司)Genetesis 成立於 2013 年 9 月,該公司有 15 名員工,目前已獲得達拉斯小牛隊老闆馬克‧庫班、CincyTech、Wilson Sonsini、Danmar Capital和 43North 等機構...
在 20 多年歷史中,亞馬遜的身分不斷疊加。它先是一家圖書銷售公司,然後變成電子商務巨頭,現在又加入了雲端計算巨頭的稱號。根據 CBInsights 最新一份報告,亞馬遜要增加的下一個自我定義,很可能來自人工智慧和物流領域的發展。亞馬遜一向對外宣稱業務的支柱是:零售市場、亞馬遜 Prime 服務、AWS 雲端計算。現在許多人都在猜測第四個支柱會是什麼,而亞馬遜的數位助理 Alexa 為標幟的人工智慧,似乎是最有可能的候選。另外,物流也支撐亞馬遜的眾多業務,一系列的創意交付方式也逐漸成為特色,因此成為另一個有力候選。CB Insights 的報告指出,亞馬遜在硬體上有過幾次失敗,最令人嘩然的就是 Fire 手機。但它也曾多次在硬體上贏得讚譽,如 Kindle,如更能代表智慧未來的 Alexa 智慧語音裝置。資料顯示,亞馬遜 Echo 這樣的 Alexa 裝置沒有賺錢,且是虧損的,2016 年的虧損是 3 億美元,而 2017 年可能增加到 6 億美元。儘管如此,它已經成了數位助理競爭中的領頭羊。這部分要歸功於 2015 年將 Alexa 開放給開發者,鼓勵他們為裝置開發更多技能。亞馬遜自己也有一千多名員工專注在 Echo 和 Alexa 的生態。Alexa 現在有超過一萬種技能。據之前報導,亞馬遜最近還開放了 Alexa 背後的遠程麥克風技術和語音處理技術,讓第三方硬體廠商開發擁有 Alexa 功能的裝置。CBIsights 認為,資助基於 Alexa 驅動的硬體是一招秒棋,能籠絡消費者和開發者兩端,形成自己的生態。亞馬遜也表示,不希望將全部賭注都押在硬體上。相反的,最終目標是讓基於雲端的語音軟體無處不在,統治從汽車中控到消費級可穿戴裝置的一切平台。甚至在醫療上,亞馬遜還與製藥公司 Merck 合作,為 Alexa 開發一項新技能,讓它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檢查血糖含量。亞馬遜還有一支風投基金 Alexa Fund,主要圍繞將 Alexa 打造成通用人工智慧助理,投資有潛力的開發者和硬體。這支基金已經投資過家庭自動化公司 Ecobee、嬰兒監控裝置公司 Owlet Baby...
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水資源短缺已成為 21 世紀許多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公開資料顯示,水資源的使用量在 20 世紀一直以人口增長率的兩倍增長,越來越多地區長期受缺水困擾。另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報告稱,到 2025 年,18 億人生活的國家或地區將出現絕對水短缺問題,地球上三分之二的人可能會在用水短缺的條件下生活。儘管還沒有出現全球水資源缺乏,但是水短缺問題關乎地球約 40% 人口的生活。面對水資源短缺問題,美國矽谷新創公司 Pluto AI 計劃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助解決這一世紀難題。總部位於美國矽谷中心 Palo Alto 的 Pluto AI 公司成立於 2016 年,專案來自矽谷知名孵化器 500 Startups。今年 2 月 500 Startups 舉辦的第 19 期展示日上,Pluto AI 被 TechCrunch 選為最具潛力的八家創業公司之一。可以說,成立不久的 Pluto AI 一開始就有明星企業的潛質。▲ Pluto AI 的展示日海報。Prateek JoshiPluto AI 創始人兼 CEO 是來自印度古爾伯加的 Prateek Joshi,在前往美國求學之前,Joshi 一直生活在印度,在故鄉的成長經歷也讓他對水資源缺乏有更清晰具體的認識。「我十分清楚水品質對一個社群的健康有多重要。」Joshi 如是說。和矽谷傳奇的輟學創業不一樣,Joshi 在正式創辦 Pluto AI 之前,認真完成了學業。2009 年,Joshi 在印度完成大學本科學業後,同年前往南加州大學攻讀人工智慧碩士學位,且順利在...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很可能在這十年內,就會開始向海嘯般席捲勞動力市場,造成大規模失業,加劇收入鴻溝,且科技發展不會等人,在此之前必須設計應對機制,維持社會穩定。繼比爾蓋茲提出機器人稅與 Elon musk 提出最低收入制度後,舊金山可能準備開第一槍,成為全球第一個徵收機器人稅的政府。Techinsider 報導,現在在舊金山,已經出現機器人送餐以及機器人做咖啡的服務,為讓市民走在趨勢前面,舊金山政府 11 名監事之一 Jane Kim 認為雇用機器人擔任原本人類擔任的職位時,該公司必須向政府繳稅,而這些稅款將用來培訓失業勞工,或是支持基本收入政策。Kim 認為自動化工作對人類的影響在這 10 年內就會發生,他已經與科技業老闆、勞工團體、公共政策專家對談過,希望找到自動化稅的實施辦法。在歐洲政府拒絕採徵稅措施後,舊金山可能成為第一個實施機器人稅的城市。PwC 報告指出,自動化最先影響的是重複性,不需要與人互動的工作,全美國有 38% 工作會受影響,且都是低收入階層,而舊金山現在已經是美國收入最不平等的城市,未來狀況只會更嚴重。創投育成公司 Y Combinator 表示,自動化的影響與工業革命與農業革命一樣,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大量失業。Kim 表示,科技業總是以為自動化會帶來正面的影響,讓人類再也不需要做低薪又乏味的工作,但事實上,自動化帶來的利益只會累積在少數人身上,問題就是要如何解決這件事,徵稅是一種方式,讓這些累積的財富有機會流向低收入勞工,提供基本生活所需。加州奧克蘭現在已經實施基本收入實驗,給 100 個家庭一個月 2 千美元。大部分的科技業老闆在此議題上都採噤聲態度,提供酒店機器人服務的機器人新創公司 Savioke,其執行長認為徵稅手段是對創新的一種懲罰。歐洲自動化科技供應商 ABB 集團則表示,機器人是生產力工具,政府不應該對工具徵稅,應該對即將來臨的結果徵稅。Kim 正成立一個工作小組,研究自動化稅的推行方式,她認為,即使現階段各界在機器人徵稅上難達成共識,但舊金山是這波科技革命發生的中心,理所當然這個地方應該要嚴肅看待這個議題。 San Francisco is considering a once unthinkable measure to offset the threat of job-killing robots (首圖來源:Flickr/Amber Cas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