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 5 月, 2024

科技新知 醫療科技

只要是人總會老,且老化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及癌症主要因素,因此若能減緩老化速度,將可減少許多病痛發生。就國家整體醫藥衛生而言,減緩國民老化將能有效降低整體醫療費用支出;對個人而言,則能帶給自己更長久的歲月,得以奉獻心力、享受人生。尤其在全球人口持續朝高齡化邁進之際,如何使人邁入老年時仍保有健康的身體,早已成為各國醫藥研發的重要課題。
超音波設備通常非常笨重,價格經常也上看數萬至數十萬美元,但現在透過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科學家創造的新型超音波換能器(ultrasound transducer),未來這些醫療機器在價格及使用上都有望能更為平易近人。
生理時鐘控制我們生活的時間和方式。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不是根據一般的時間而是根據患者的生理時鐘進行醫療,療程將會更安全且有效。這種概念被支持者稱為「生理時鐘醫學」(circadian medicine),證據顯示這確實能夠提高治療的有效性,不僅是處方藥,手術和放射治療都有望從中受惠。
2018 年 8 月,CFDA 通過了兩項以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為技術基礎的伴隨式診斷產品,分別由廣州燃石醫學檢驗公司及北京諾禾致源科技公司獲得;這兩個通過審核的產品,也促使中國跟隨美國的步伐,將 NGS 的法規監管明確化,以規範、鼓勵、推進 NGS 技術於臨床應用。
一直以來,免疫細胞被當成人體組織中的武裝軍警大隊,負責掃除一切有害細胞與物質。但就算是免疫細胞也可能瀆職,比如最近一項大腦病理學新研究發現,引發思覺失調症的最大嫌疑分子,赫然就是巨噬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
許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在公司、家庭這種分享相同空間的環境,明明都暴露於感冒病毒之下,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會被傳染,有些人就是不會?除了免疫系統強弱的差別,耶魯大學(Yale)的研究顯示,這或許也與我們平日給呼吸道的挑戰數量有關。
基於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為最大的癌症藥品市場,已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開發大藥廠們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現在主流 PD-1 / PD-L1 抑制劑類別的藥品。
有朝一日,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們不必再擔心掉髮副作用。由台大醫學工程學研究所林頌然教授領導的團隊,在小鼠動物實驗中發現一種新的毛囊幹細胞,能在 12~36 小時內就完成分化並修復受損毛囊,團隊也在實驗中證明活化這種幹細胞後,可有效防止接受化療、電療造成的掉髮副作用。
一個國際團隊新發現一種與癌症和自閉症有關的蛋白質家族,他們將這項研究發表在最新發行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 )期刊。
研究顯示,移除老鼠大腦的殭屍細胞,與阿茲海默症有因果關係。科學家讓老鼠體內生產這些自然形成的殭屍細胞,用來模擬阿茲海默症引起的慢性神經元損傷與相關的記憶喪失。